[导读]在刘帆看来,医院正面临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他对记者称,这些挑战隐含了潜在的契机,即利用互联网用户产生的大数据,弥补专业术语与大众语言的鸿沟,在用户意图理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建立用户模型,为VIP用户量身定做APP,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健康预测与预警。
标签:移动医疗
内容导航: |
|
一周前,美国一家名为Castlight Health的移动医疗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当日该公司股价最高涨幅达1.5倍。事实上,这家公司过去三年亏损持续扩大,2013年亏损更是达到6220万美元,约为2011年亏损额的三倍。
Castlight Health上市激起了移动医疗业涌动的热情。对于中国的移动医疗产业界来说,尽管前方还有诸多技术上的未知和政策上的变数,但春天的脚步声已隐约可闻。
排队3个钟头,看病却只有3分钟,这是不少中国患者在医院特别是知名大医院看病时必须经历的煎熬与郁闷。
“我和我的两名助手一个上午要看80个病人,一个病人才两三分钟;很多人还排不上号,要花数百上千元从黄牛手上买号。”对于当前社会上普遍的看病难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有切身感受。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稍微有点名气的医生每天要看50个病人,怎么容易?开药多、检查多,怎么会便宜?排队3个钟头,看病3分钟,医患关系怎么可能改善?”
“另一方面,还有不少人由于抢救不及时而英年早逝,著名歌星邓丽君因哮喘病突发去世,当时只有42岁,相声艺术家侯耀文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去世,当时只有59岁;如果当时有物联网医学,会改变这种状态。” 白春学强调。
此外,中国还有较高的心肺疾病患病率,有3000万哮喘患者、2000万睡眠呼吸暂停患者、6500万慢性心脏疾病患者,每年死于慢性病的有128万人,相当于每分钟死亡超过两个人。
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医院,则增加医疗成本,知名医院永远患者云集;增加医生数量也不能每时每刻呵护患者。
在白春学看来,传统的“到医院看病、门诊随访”的医疗模式不但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健康资源的需求,而且无法有效地做到对重要器官疾病的提前预警、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和避免突然死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将现有的“病发后到医院”的被动治疗模式改为“及早预警和及早主动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
目前,随着现代IT技术、无限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已经变成了可以实现的平台。
“综合运用云计算、无线传感器及相关软件的物联网医学,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检测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实时抢救与治疗,对海量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精细、动态和智慧地管理疾病预警、早起诊断和监护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健康水平,以及用于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数据采集。” 白春学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与常规的医学模式相比,物联网医学模式具有全时空移动效果,防病简便易行,自我诊断比较容易,而且诊断地点不限于医院,可以在家庭甚至移动诊断。在管理上,还可以全时空地进行病情监测、调整方案、调整药物。门诊就诊系数和病情急性加重情况比常规模式要少,社会效益要超过常规模式。
共3页: 1 [2][3]下一页 |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