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HC3i视点 >  医院盲目扩建 终成谁之痛?(1)
时间:2014-03-14 09:26 作者:杨永燕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医院盲目扩建 终成谁之痛?(1)

    [导读]医院盲目扩建使得政府、医院和患者三方利益都受损,没有任何受益方,可能只是成为某些个人中饱私囊的途径。如果医院扩建都是受利益驱使,这就与为医者治病救人的初衷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医者的良心何在?社会的公平何在?医院盲目扩建之风是该休矣,否则后患更加无穷。

    标签:医院扩建人才培养

    内容导航:
     第 1 页:扩建欠巨资 转嫁给患者  第 2 页:【扩建结果】:没有赢家

    新医改不仅为医疗信息化开辟了一番新天地,也吹响了公立医院扩建的号角。近几年,各种有关公立医院的新闻层出不穷,比如:2010年南京地区一半以上医院加入扩建潮;2013年广州十几家三级医院加入了扩建大军,甚至要在越秀区建立医疗城等等。更有甚者,有的县级医院不惜举债扩建,比如2012年山东菏泽曹县人民医院扩建,规划耗资10亿元。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扩建的医院并没有发挥积极的效果,反而恶评如潮,甚至给原有医院品牌带来负面影响,到底为何出现如此令人痛心疾首的局面?

    扩建欠巨资 转嫁给患者

    毫无疑问,扩建需要巨额资金,靠医院自己的收入肯定难以承受。于是,很多医院在争取政府资金投入时,也大举向银行贷款,甚至欠下巨额债务。为了偿还这些债务,医院自然就转嫁给患者,于是给患者乱开药和检查,增加了患者的就诊负担。这样非但没有实现新医改解决患者“看病贵”的初衷,反而使这一现象加剧。甚至有的地市医院出现拒收医保患者的情况。

    管理混乱令患者怨声载道

    “向管理要效益”是耳熟能详的有关企业管理的经典用语,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医院管理。虽然有些大医院在业内非常知名,甚至属于行业翘首,但是其新扩建的医院却差强人意,比如北京某医院。某医院自规划到投入启用经历了六年的时间,硬件建设方面也属于一流水平。本来该地区居民对这家医院充满期待,但其运营一年多以来,口碑却很差。有前去就诊的患者反映:医生乱开药和检查;收费很高;肌肉损伤想做理疗还要去总院;挂号和缴费在一楼大厅的窗口穿插办理,效率太低,排队现象严重等等不一而足。

    快速扩建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医院扩建严重的一个恶果就是招聘不到高水平的人才,很多时候扩建医院招聘的医生都是大学刚毕业的医学生,因为着急让他们尽快投入到扩建医院的工作岗位中,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详细的培训。毕竟,医生这个职业需要的是悟性和长久的经验积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很欠缺,有时候对患者一些简单的症状也可能会诊断错误,这也使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扩建致使周围环境被污染

    医院扩建后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新的污染,包括以下几方面:大气污染包括食堂油烟、污水处理站大气污染物、机动车尾气、备用发电机尾气;废水包括食堂废水、检验室废水、综合医疗废水、洗衣房废水、化粪池污水;固体废物包括一般性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化粪池污泥及废水处理污泥等。如此多的污染对周边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扩建导致资源不平衡现象雪上加霜

    很多大医院在最初考虑进行扩建时的出发点是前来就诊患者太多,想将患者分流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扩建需要大额资金的支持,这些医院除了自筹资金外,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政府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当把很多资金用来扶持大医院扩建时,那么投给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资金就会很少。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得不到更多资金投入就无法提升实力,进一步恶化了医疗资源不均衡现象,致使大医院仍然“车水马龙”,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仍处于“门可罗雀”状态。这种现象在一、二线大城市更为普遍。

    共2页: 1 [2]下一页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 非常有用 有用 一般 没用 垃圾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医院扩建人才培养
    网友热评医院盲目扩建 终成谁之痛?(1)
    更多评论>>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 聚焦

    点击排行

    本月 本周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