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家看法 >  医联体:普遍缺乏认同感 仍需顶层设计(3)
时间:2013-08-18 21:35 作者:赵志娟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医联体:普遍缺乏认同感 仍需顶层设计(3)

    [导读]什么是医联体?医联体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推进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什么?相关各方都应作出哪些调整?出席2013中国卫生论坛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对此给予了深刻的诠释。

    标签:医联体区域医疗

    内容导航:
     第 1 页:美国经验:医院总数逐渐减少  第 2 页:医联体分松散型和紧密型
     第 3 页:困难和思考:普遍缺乏认同感

    困难和思考:普遍缺乏认同感 需有效行政管理手段

    目前,我国“医联体”在体制上没有根本的突破,所有各个医疗卫生单位仍保持各自独立法人的机构运作,在人事、资金、资产等方面,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来进行统一的运作,工作上还更多主要是靠各方的领导,各个院的领导协商解决,“医联体”内部缺乏有效行政管理手段和权威性。朱正刚表示。

    居民对“医联体”还是普遍缺乏认同感。这是长期以来医保患者就医实行一卡通,这个制度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同时,医保支付的体系也没有能够完全和“医联体”工作相协调。另外,关于“医联体”建设所实施的具体的标志和指标是什么?在推进这个项目过程当中,政府是不是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而不是更多依靠于各个成员单位自身投入?对理事会,“医联体”的院长职责怎么来定位,怎么明确各自应该负责的一些工作?在政策导向方面,如果要推广这项工作还必须开展宣传方面工作,让更多老百姓明确“医联体”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对“医联体”内的人员,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并且不定期的进行总结,根据存在问题来加以提出解决的思路。

    朱正刚坦言,发展医疗联合体需要体制上和机制上的创新。因为目前我们各个医疗联合体内他都是独立法人,收入是归自己,如果推行医疗联合体,对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来说,如果下派的医生专家比较多会增加成本,而且分流的病人增多会减少医院的收入。另外,外在激励的机制也是不够,比如,说医疗保障目前是按服务来付费,增加服务的项目可以提高或者通过提高服务的价格是增加医院收入的基础,那么,公立医院如果服务项目就减少了。虽然对老百姓有利,但是对医院来说收入减少将影响医院的积极性。所以,要进行医疗资源统一的管理,还是缺乏一个权威性的载体,往往沟通的成本也比较大,相互之间,如果对某一个个体单位,存在的一些利益方面的影响,往往这个就比较难以贯彻执行。

    在朱正刚看来,要进一步发展医疗联合体必须还是要政府来主导,要充分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通过政府的引导来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这里也包括政策层面上和一些具体的支持方面等,我们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整合与协同,不能搞一刀切,并且在“医联体”内部先易后难,以目前的技术协同为主,逐渐走向一体化模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医联体”的再造。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共3页: 上一页 [1][2]3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 非常有用 有用 一般 没用 垃圾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医联体区域医疗
    网友热评医联体:普遍缺乏认同感 仍需顶层设计(3)
    更多评论>>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 聚焦

    点击排行

    本月 本周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