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采用的学习型临床路径管理应用系统一共有四个模块:以医嘱为基础的临床路径实施模块、全程变异轨迹追踪管理模块、临床路径评价改进模块和智能化临床路径辅助生成模块。它在不改变医护人员习惯的前提下,通过追踪医护人员的医嘱,便能根据科室的需求汇总资料,提出可供医生讨论的临床路径。
内容导航: |
|
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
记者:那么,您是如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这“两个轮子”走得更快呢?
王杉:一定是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务必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医院院长,不必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而要注重对医院整体运营情况进行把握。
过去,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加上去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当院长希望得到某一数据或指标时,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可能相差甚远,而且这些数据或许对管理决策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以2009年为例,我们医院供应科采购物资5904种,涉及176个供应商,申领单位191个,月均发生金额1000万元;设备处采购高值耗材20555种,涉及17个科室,年采购量74859件,月均发生金额1600万元;总计一年的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高达近1亿元。
而以前这些都是手工报表,虽然财务处每个月都会上报收支结余情况,但几乎对院长的决策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为此,我们建起了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实现数据流、业务流、财务流三流合一,极大地方便了决策层。
记者:当前,学科整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大趋势,医院在这方面有哪些尝试?
王杉:我们首先推行心内外科的整合。鉴于当时的情况,在整合方式上,采用了高压政策,现在回过头看,虽然当时在表面上整合实现了,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吸取了这次教训之后,在整合重症医学专业的时候,我开始将注意力投入到整合推进节奏的把握上。首先是利用病房楼改造的机会,将分散在心外科、呼吸科等多个临床学科的ICU病房在物理空间上实现统一。
不过,即便手中握有将近两层大楼、布局先进科学的ICU病房的“诱人筹码”,各个科室的临床医生们对待整合的态度依然不积极,他们宁可在ICU病房中划地盘。
如果此时再强行进行整合,势必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于是,我就说服自己冷静地接受了“先同居,再恋爱”的现实。先对ICU的100多名护理人员进行垂直管理,没有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临床医生就完全接受了整合现状,这样重症医学科也就搞活了。
共3页: 上一页 [1]2 [3]下一页 |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