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老百姓常常遭遇的烦心事。如何对现有医疗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让患者轻松就诊,是国人长期以来最为关切的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来看看英国、美国、芬兰、韩国这些国家各具特色的医疗体制、医疗政策和具体做法,希望能给我们带来些启示。
内容导航: |
|
美国:初保医生不足 卫星诊所补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医疗体系专业化趋势加强,导致初级卫生保健(简称初保)医生短缺问题愈发严重。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充初保医生队伍和扩大初保服务覆盖面等措施,避免医疗体系陷入恶性循环。
初保医生短缺危机
在美国,初级保健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家庭保健医生、普通内科医生和普通儿科医生等。患者非急诊就医必须首先与初保医生预约,超出初保医生诊治范围的,由初保医生向病人推荐专科医生就诊。这种模式有效降低了病人就诊的盲目性,既提高了医疗效率,又节约了医疗成本。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医疗体系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初保医生短缺问题愈发严重。据美国家庭医师学会估计,到2020年,美国初保医生缺口将达到4万人。
据美国医疗研究机构中心统计,目前美国初保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年收入差距平均为13.5万美元。同时,初保医生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不固定,而专科医生的工作时间可控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由此也促使更多医科学生投身专科行业而放弃初保服务志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多措并举缓解医护不足
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解决愈演愈烈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危机。鼓励医学专业学生从事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推出“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偿还计划”。
此外,用非医生从业人员弥补初保医生的不足。非医生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医生助理和护士。事实上,初保医生提供的相当一部分服务都可由非医生从业人员完成。而非医生从业人员的教育成本和收入水平都远低于初保医生。因此,借用非医生从业人员完成初保医生的部分工作,有助于节约成本,缓解初保医生不足问题。
同时,由于美国不同地方对于非医生从业人员的行医权限有着不同的规定,在一些州,护士可以独立行医,而医生助理必须在初保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但不一定是现场)行医,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部分地区开始推行所谓“卫星诊所”模式,即在某一地区内,护士或医生助理建立起数个小型诊所,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接受初保医生的指导和监督,遇到疑难或者复杂情况时,初保医生前往现场进行处理。
共4页: 上一页 [1]2 [3][4]下一页 |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