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新医改吹响了医疗信息化的“集结号”
时间:2010-01-16 23:56 作者:佚名 来源:e医疗

新医改吹响了医疗信息化的“集结号”

[导读]新医改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

标签:医疗信息化

今年4月6日,酝酿三年多之久,并经多方论证和全民参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信息化内容作为二十四个章节之一,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医疗信息化成为“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新医改将为医疗信息化带来新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就在新医改推出一个多月后,“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9”于5月23日在江苏省会议中心开幕。迄今为止,一年一度的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2009年的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不仅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卫生行业的信息化交流大会,也是一次在力求进一步深刻解读国家对医疗卫生信息化新政策基础上的动员会。

信息化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新医改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等。根据新医改文件,近期的五项重点实施方案包括:一是加快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中国医院协会曹荣桂会长认为,上述五项重点工作中每一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各级各类医院要以此为契机,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曹荣桂会长表示:“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医院成本核算、绩效考评,推动以无线移动通讯为重点的护理信息化建设。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要通过信息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实时采集、动态地观察医院的各种医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地综合分析评价,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整体水平。”曹荣桂会长强调:“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医院的功能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制订信息系统发展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要符合区域医药卫生服务总体要求,符合医院工作流程,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张宗久司长认为,新的医改方案不仅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最为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环节都对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要以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重点,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医院管理与电子病历及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平台。此外,张宗久司长还特别强调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疗质量监管的任务及要求,他认为,服务质量是医疗工作的核心和根本,要研究建立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报送网络,全面收集医疗服务相关信息,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信息支持平台,通过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对医疗服务进行监测与评价;建立医疗风险信息预警体系,发现医疗服务系统中的不合理因素并及时进行预警和修正,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要用信息化手段为病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质量监管水平。

目前重点:规划,规范和标准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雨生教授用“科学,公开,务实和有限目标”等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新医改的特点,新医改关键在落实。

谈到目前中国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时,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在主题演讲中明确指出:“构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重点在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饶克勤主任认为,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现在是在第三阶段的转型,即从过去面向机构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面向卫生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转到以面向人群健康的信息系统为重点。“当前,卫生信息化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是打好三个基础和建立好三个平台。”饶克勤主任说:“要建立好市级平台,省级平台和国家平台等三个平台,加强和完善从乡级到国家的五级网络信息网络基础。”具体而言,饶克勤主任所说的三个基础包括:一,标准化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制定统一的,适应各方面需求的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和规范。二,建立国家电子病历基本架构。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和各个业务领域管理的需要,研究制定适合我国中西医特点的电子病历基本内容和应用规范。三,卫生信息标准和数据字典。加快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制定,确定各个业务领域数据集和元数据,提取公用数据元,形成数据字典,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信息交换的基础。

据悉,目前卫生部正在制定“2010年到2020年的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纲要”,并已经完成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试点工作,近期将进行试行,名称为《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同时,还完成了我国的健康档案的标准——健康档案的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此外,正在研究国家电子病历的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估计今年八月将正式出台。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在今年底前要完成健康档案的标准,电子病历的标准,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今年下半年,卫生部还将出台一系列新医改的配套文件,包括了国家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指导大纲,国家电子病历基础架构(试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以及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等等。

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存在着系统分割,相互独立,业务流程不统一,不规范,理论研究薄弱,信息标准研究起步较晚等问题,而随着今年下半年新医改配套文件的出台,我国医疗信息化将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这也将为新医改的顺利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数字化医院建设刻不容缓

此次大会针对当前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区域卫生信息化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焦点、难点与发展趋势,组委会专门设置了“区域卫生网络规划”、“电子病历、系统集成与存储”、“医院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等16个分会场,其中,尤其值得关注是“海峡两岸医院信息化院长论坛”,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军区总医院等为代表一批数字化医院的院长亲临现场,现身说法,纵论医院信息化,博得阵阵掌声。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事关生存。”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王虹女士开门见山地阐述了对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理解与体会。王虹院长认为:“人,技术和流程是信息化成功的三要素,而人比技术更重要。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稳定性比先进性重要,应用比开发重要。医院信息化需要整体推进,而短板决定了信息化水平。在医院信息化的规划方面要做到长远考虑,要预留空间,比如医院扩建需要充分考虑机房及弱电系统建设,软件系统的建设要有计划,在统一框架下分步实施,要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据介绍,针对过去缺乏整体规划,多系统,多接口,数据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等弱点,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内部订立了统一的接口标准,要求所有厂商在招标时必须承诺按照医院标准开发,方便了系统集成。此外,江苏省人民医院还正在开发实施统一的医院院内标准,把HIS,OA,短信平台,LIS,PACS,各个图文报告,网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信息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实施体现了“一把手”工程的重要性。“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谁要是挡信息化建设,不是你挪位,就是我挪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结合自身实践畅谈了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在研究与实践方面的体会,王杉认为:“信息中心主任的定位不是开发商,不是信息专家,而应当是管理专家。信息中心主任要善于很好地将一线的需求翻译给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要统筹规划,顶层设计;要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一线难题为目的。”从2006年6月开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式启动,在52天的时间内,组织召开了42个调研会,最后形成了38份〈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和建议方案〉。北京大学人民的EPR系统从2008月6月1日正式上线,目前正在实施二期工程。

2009年对于南京军区总医院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该医院将2009年定为了“数字化医院年”。“信息化使得南京军区总医院在实现收益20%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南京军区总医院院长易学明少将说:“数字化医院建设不单纯是计算机应用系统,而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必须用医院战略发展的视野,来审视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医院发展中的应用。数字化医院建设应该遵循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满足必须,适度冗余;标准先行,安全为本;智能管理,科学发展等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主体,建,管,用并举,全力打造医院管理智能化,医疗信息数字化,机关办公自动化,卫勤保障精确化的数字化医院。”2008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对网络进行了彻底改造,建成军字一号网,医院办公自动化网,军队综合信息网,军区办公自动化网4套完全物理隔离的有线局域网。

2007年12月,卫生部公布了首批20家数字化医院试点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毋庸置疑,新医改的出台将更进一步推进了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浪潮,同时,也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卫生信息化投入期待突破

在同医院信息中心的主管们交谈中获悉,目前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医院在投入方面重建筑,轻信息化建设。”江苏省人民医院王虹院长说:“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以及信息化建设投入没有行业标准等问题。”

根据新医改文件,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元用于推动医疗改革。记者在就8500亿中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问题向饶克勤主任求证时,饶克勤主任果断地表示:“肯定不止100亿”。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100亿只是一个起码的投入。不论最后的具体投入数字是多少,有一点是肯定的,新医改可望为卫生信息化带来的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机遇,信息化也将为新医改的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据IDC咨询分析,2008年我国医疗整体IT硬件、软件与服务市场投资规模已达8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20亿元,而2007~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7%。记者相信,随着4月份新医改方案的推出,IDC的这份预测报告需要重新修订了。

记者注意到,此次大会还吸引到了包括微软,思科,Intel,EMC,H3C,锐捷,Juniper,赛门铁克等等一大批IT厂商的参加。以微软为例,微软在会议期间特设了小型分会场,全面阐述了其Amalga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医疗行业久负盛名的iSOFT公司也亮相了此次大会,据iSOFTHealth中国总部市场负责人方圆介绍,iSOFT目前刚进入中国市场,今后将在北京开设办事机构,iSOFT目前做的主要工作是本地化,今后将逐步将更多的先进产品和方案引进到中国市场。

新医改的出台为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层面吹响了一次结集号。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远不只是医院IT人员的事情,更不能靠IT厂商的驱动,信息化建设在医疗行业的成功实施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参与。因此,某种意义而言,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次医疗卫生领域的全民总动员,最终将惠及13亿国民。

【责任编辑:风逝 TEL:(010)68476606】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 非常有用 有用 一般 没用 垃圾文章

相关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医疗信息化
网友热评新医改吹响了医疗信息化的“集结号”
更多评论>>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