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学IT的嫌这里琐事太多,学医的又觉得这里是二线科室,他却觉得这里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阵地。在这块阵地上,魏民觉得如鱼得水,因为他是医学电子工程专业出身,修学过全部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更是从不离手。
内容导航: |
|
商业智能应用正当时
部队医院严谨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背后的难处并不是谁都了解。地方医院有财政补偿,而部队医院则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要自负盈亏,又要承担繁重的医疗业务,院长们的压力可想而知。如何才能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提高科室的绩效管理,提高医院的投入产出比呢?这样的问题,国内很多医院都在思考,一些大型的三甲医院也在进行尝试。魏民说,目前商业智能在医院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挖掘,帮助医院改良现有的资源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实现对院长决策的支持,提高医院的投入产出比,正是目前十分紧迫的应用方向。
标准化建设也要因地制宜
部队医院既要满足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也要满足总后卫生部的要求。标准多了,问题就多,此类情况由来已久。对此,魏民倒没有太大的压力,他认为部队标准与地方标准大部分是一致的,通过医院内部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加上合适的技术实现,完全可以满足军地两方的标准。
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问题日益严峻,魏民认为,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解决,落地的前提都是要在医院自身的人力物力能够把控的前提下进行。比如选择集成平台解决数据交互问题,无论是选择商品化集成平台、还是选择以HIS做集成平台,抑或是选择定制化集成平台,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理性选择。
此外,选择标准要适合医院自身发展。医院业务不同其他,上平台首先要考虑系统稳定问题,在确保医疗服务不间断和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再实施集成平台建设。因此上集成平台前,要做好两项评估工作:一是市场风险评估,不吃螃蟹,要选安全产品;二是技术风险评估,信息平台的建设会引入巨大的技术风险,新技术的采用更可能引入原因不明的故障将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置于危险境地,因此要充分评估技术风险,在采用新技术前,故障需得到充分暴露做到心中有数,再将新技术落地。
产品选型两个要素:控制力、生命力
医院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很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依旧不断有医院动辄推倒既有信息系统,从头再来。在信息化逐步渗透医疗机构的今天,信息化的重复建设势必会影响医院的运行,耽误医院发展。魏民的观点是,大医院在尝试新技术时切勿盲从冒进,作为最终应用者,新项目在从规划到落地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我们都要掌握主动权和控制力,跟医院主流程相关的所有源码医院都要留存,一旦出现后期维护跟不上,医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确保医院主流程的正常运转。
控制成本是每一个医院CIO都会考虑的问题,但魏民认为,我们不能单纯为了一时省钱而降低要求,更应该计算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只有医院信息系统每个应用、每个环节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未来医院发展的更高需求。
共2页: 上一页 [1]2 [查看全文] |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