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生之路无不经历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如同《人间词话》中的三种境界,而后方能找到成功的方向。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这条路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曹战强从最初的懵懂,历经数年狂热的追求,总结数载,终另辟蹊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内容导航: |
|
以叫号和拍片为例,口腔科医生考察中发现叫号系统很方便,不用医生叫号,患者按时走进诊室就医即可,因此口腔科提出需求,需要开发一套叫号系统。需求到了曹战强这边,他认为这些需求还远远不够,便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出一套全新的叫号系统,系统中既包含常规的叫号功能,同时分出一部分画面播放宣教片或其他节目,帮助患者了解基本的口腔护理知识,同时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系统开发初期,医生说“有这个必要吗?我只需要叫号功能”。系统上线后,看着患者们安静地在候诊区看着宣教片,很多科室纷纷提出要上同样的叫号系统;牙科疾病诊断离不开大量影像数据,为了全面了解病情,医生要求患者从不同角度多张口腔影像。正畸科照相室每天都会拍很多照片,以往,拍片技师拍好片后,晚上回家分类,照片、患者、医生的归属关系每天都要占用医生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如今,曹战强用条码技术实现了患者的影像自动分拣,以前临床医生等待分片可能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实现,现在一键即可实现,临床医生终于可以第一时间看到牙片。
经过十多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曹战强用医院并不强大的技术力量,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带来一个个新系统,用信息技术帮助医生减负,帮助医院减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曹战强从未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口腔科医生,他每做一个程序都会铭记要用自己的IT知识帮助口腔医学更好地发展,帮助口腔医生服务患者。为了使有限的技术力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曹战强在开发信息系统时秉承两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用有限精力研发专科特需系统
为节约技术资源,曹战强拒绝接受两类产品开发需求:一类是通用型系统,比如HIS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另一类是当时市场上已经有成熟产品的,比如移动临床系统等。他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口腔诊断特有的需求中去,让信息技术渗透到口腔医学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原则二:信息化不是“潮流”的代名词
过去医生不了解信息化,因此也很少有人提需求。新医改支持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时间内各地医院信息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移动临床、远程医疗……五花八门的系统一拥而上,人们不关心医院需要什么样的系统,只关心医院还缺点什么系统。
一些医院甚至开始将信息化作为“潮流”的代名词,争先上新系统。这种环境下,口腔医院要严把需求审核关,针对具体情况,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最紧迫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需求未灭,攻坚不泯
从单纯的爱好,到放下自己的专业全身心投入其中,直至今天超越需求,追求医疗信息化更高水平的应用,曹战强走过了工作中的“三境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最令他自豪的是,沿其思路走下来的IT转化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早已完全超过了治疗几个患者的社会价值。医疗与IT融合带来的先天优势,让他在医院CIO的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为北大口腔医院实施了一个又一个手术刀般犀利的信息化项目。
相关软件系统的上线大大简化了医疗流程,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虽然医院使用的人使用的很“自然”,似乎软件就该如此,但是从熟悉IT的技术人员看来,这些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几乎无懈可击。虽然取得了诸多的骄人成绩,但曹战强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未来的医院信息系统就像神经系统,HIS是主干,信息系统会像神经末梢一样扩展到细微处,这其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需求等待信息中心去挖掘。”
目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已经受到很多医院口腔科医生的青睐,当记者问到是否会向其他医院推广自己的系统时,曹战强说推广产品还需要成熟的营销模式和推广团队,这些还需要全面规划和更多投入。由此,记者联想到,未来信息中心组建医疗IT公司已为时不远。
共3页: 上一页 [1][2]3 |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