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解决“看病贵”,必须切除“以药补医”这一体制病灶。虽然医疗改革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破除“以药养医”也给医院带来阵痛;但它是医疗卫生领域“不流血的革命”,就要“贴着骨头下刀”,破除既得利益的坚冰。实际上,只要从人民群众福祉出发,考虑周全,统筹兼顾,搞好配套,做好衔接,“看病”也就不再贵。
全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会议要求,300余个试点县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药品价格要降低15%左右。
公立医院是我国90%以上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新医改工作未来重中之重是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卫生部确定以县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启动300多个县的试点工作,使得改革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无疑是个好消息,传递了政策善意。更为关键的是,这表明攻克“看病贵”难题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始从医院体制上斩断医疗费用高企的根源。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医疗改革领域作出了很多努力、花了很大功夫、注入大量资金,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就全国而言,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95%以上;就医改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徽来说,参保率达到了98%以上,远超国家90%参保率的要求。政府高度重视、群众踊跃参与,医疗保险很大程度地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缓解了“看病贵”。
但是,群众“看病贵”问题并没有完全消失,原因就在于“看病贵”既有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应保未尽保的原因,更有长期存在的“以药补医”的体制弊端。医院卖药赚钱、以药养医,药价虚高、开大处方,搞过度检查、收回扣提成,也就成了必然。因此,如果“以药补医”不能破除,不仅会稀释医保的效果,也很难从根本上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解决“看病贵”,必须切除“以药补医”这一体制病灶。但事情往往知易而行难。破除“以药养医”,势必减少医院的收入,会影响到他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甚至会遭遇“软抵硬抗”。更需要考虑的是,“以药补医”这一制度设计在客观上促使医院必须自己养活自己,这从另一角度折射出公共财政对医疗投入不足的现实。作为承担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不仅要生存,还要发展壮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资源需求,如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医疗水平、引进先进设备、增强医护人员素质等等,资金无疑是首当其冲的难题。两者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公平与效率的“两难”。如果忽视公平,而只考虑医院的利益,那么所谓的效率意义不大;但如果只考虑公平,而忽视了医院的生存发展,那么所谓的公平也就没了基础。如何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要切实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又充分考虑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不仅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政策“护航”,还要持续深化医疗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病有所医,是千百年来人们翘首企盼的共同理想;医疗改革,是惠及全体国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虽然医疗改革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破除“以药养医”也给医院带来阵痛;但它是医疗卫生领域“不流血的革命”,就要“贴着骨头下刀”,破除既得利益的坚冰。实际上,只要从人民群众福祉出发,考虑周全,统筹兼顾,搞好配套,做好衔接,“看病”也就不再贵。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