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家看法 >  医疗卫生改革不能让价廉物美的药越来越少
时间:2010-08-19 14:36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日报

医疗卫生改革不能让价廉物美的药越来越少

[导读]不少价格低廉而且口碑好的药,已经很难买到了,药厂不愿生产,医院说缺货,这是很多廉价药的最终命运。百姓要买到便宜的好药,还需要政府多一些政策的扶持。

标签:医疗卫生改革

医疗卫生改革向虚高的药价“开炮”,但是廉价药逐渐减少,不少价格低廉而且口碑好的要,已经很难买到了。

以国家统筹、财政补贴的形式,对廉价药进行价格保护和政策扶持,让药企愿意生产。另外,可借鉴基本药物目录,制订一个廉价药目录,并纳入医保,使其衔接。

不少价格低廉,却拥有上佳口碑的经典药,这几年已很难买到,主要是因为利润太薄,厂家不愿生产。而在一些基本药物采购中,因为招标价太低,导致像乌鸡白凤丸等低价药无奈放弃招标,导致这些药虽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也形同虚设。

药厂不愿生产,医院说缺货,这是很多廉价药的最终命运。比如说,廉价的青霉素对感染性疾病很有效,但现在医生常常把头孢作为首选,只是两者的价格相差了好几倍;只要几元钱的洗肠药蓖麻油长期处于缺货状态,患者被迫采取价格超过百元/次而且更痛苦的洗肠方式……

价格低廉不等于效果不好,相反有些廉价药在临床急救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为何廉价药难觅踪影?这一方面是因为廉价药经过政府指导价、医生回扣等若干中间环节,摇身一变成了高价药。如不久前就曝出出厂价仅15.5元的芦笋片,到医院竟卖到了213元;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药企迫于成本压力,干脆放弃了廉价药的生产。或者因为招标价定得过低,让药企感到无利润可图,被迫退出基本药物的招标。

单方面指责药企缺乏社会责任、唯利是图,似乎有失公允。药企要生存,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不可能奢望药企向社会献爱心,零利润甚至负利润地向社会供给廉价药。因而,要想让廉价药继续存在,必须通过调整定价机制,让生产廉价经典药的药企有钱可赚。同时完善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机制,让廉价药能真正走进基本药物目录。

对于生产廉价药的药企来说,既要让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又要防止其通过大幅提高药价来求生存,不妨采取国家补贴方式,让那些廉价的经典药能保持生产。换言之,国家对于那些廉价有效药要有个统筹计划,或是纳进基本药物目录,或是以财政补贴途径鼓励药企定点生产,而不能无视廉价药的“退市”。上海市医疗卫生改革曾经推出“推进廉价经典药重回市场”计划,由药监牵头,包括卫生局、财政局、医保局等多个部门和机构,以财政划拨专款方式,联合扶持廉价药的生产。既然上海可以做到,国家也应该可以做到。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下医疗费,保持廉价药的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之一。

而在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有必要统一现时各地混乱不等的标准,不能让廉价药被排除在招标之外。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透露,眼下不少地方的药品招标根本不问价格,先统一砍掉15%、20%的价格再谈,仅此一招就直接导致一些药企被逼出了最低成本线。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招标过程中,给廉价药设立“绿色通道”,在调查市场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价格因素,让其优先进入招标范围,而不是一味对药企报价压低。对于那些打着廉价药名义,中标后却嫌利润不高不愿生产的药企,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严重的则直接勒令其退出药品生产市场。

以国家统筹、财政补贴的形式,对廉价药进行价格保护和政策扶持,让药企愿意生产,这是患者的福音。至于哪些药可以被定性为廉价药,可借鉴基本药物目录,制订一个廉价药目录,并纳入医保,使廉价药的生产和临床能有效衔接。去年10月,江苏省除了出台基本药物目录外,还同时出台了一批廉价药品目录,初步确定了零售价在15元以下的400余种廉价药品目录,这多少是一个启示。
 

编辑推荐:
 

  1. 安徽医疗卫生改革: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价
  2. 省领导到谷城县视察医疗卫生改革
  3. 医疗卫生改革应拒绝“硬指标”
  4. 廉价药“玩消失” 医疗卫生改革直指以药养医
  5. 蚌埠市医疗卫生改革会议召开
【责任编辑:job02 TEL:(010)68476606】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 非常有用 有用 一般 没用 垃圾文章

相关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医疗卫生改革
网友热评医疗卫生改革不能让价廉物美的药越来越少
更多评论>>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