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18 13:49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安晚报
医疗卫生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让医疗回归公益性,为百姓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但是如果将医改工作作为硬性指标下派给医院,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从医改的效果上来说,如此的“硬指标”真是大可不必。
今年7月27日,郎溪县财政局和卫生局联合下发文件,要求乡镇卫生院每年完成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医疗服务收入任务。一些人担忧,老百姓的看病支出会因此增多。
医改,涉及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正因如此,医改中出现的每一个新动向,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审视和分析。这份郎溪县财政局和卫生局联合下发的红头文件就耐人寻味。
今年元旦,安徽省启动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郎溪,正是试点县之一。这个试点工作,旨在以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不妨将基层医改的目标归纳为两条:一是降低药价,斩断医生与药品之间的灰色利益链,减轻患者负担;二是让基层医疗机构真正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将小病的救治工作解决在基层,方便患者。
价廉且有效的基层医疗服务,才是百姓真正需要的。“价廉”与“有效”若不能兼顾,基层医改便谈不上成功。
如何兼顾“价廉”与“有效”,正是基层医改的一大难题——医生拿不到“灰色收入”后,百姓用上平价药了,可医生的积极性如何保证?取消了药品加成也就剥离了乡镇卫生院收入的“大头”,卫生院的积极性如何调动?
按照郎溪县卫生局的说法,要调动起乡镇卫生院与医生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考核“硬指标”。
是的,确实需要一个指标。可问题是,究竟什么才能担当“硬指标”重任?郎溪的做法是,将医疗服务收入定为“硬指标”,并建立一套奖惩机制。
不得不说,这个“硬指标”能够调动卫生院与医生的积极性,可是它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正如一位卫生院负责人所说,这个“硬指标”客观上鼓励医院增加服务项目,从而增加收入以便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所以,这种“有效”的、“积极”的医疗服务,存在着增加患者负担的隐患。
我们还存有担忧:既然基层医改的大方向决定了医院不能在药价上做文章,那么不妨去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药价下降而服务费上升。此消彼长之间,一切回到原点。
这些年来,红头文件下达“创收任务”的新闻并不少见。这些红头文件,总是因为增加百姓负担而备受诟病。郎溪这份红头文件也不例外。我们希望基层医改中出现的这一动态能为相关部门所关注,更希望基层医改的效应不要被这样的红头文件消弭于无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习惯于以经济考量作为“硬指标”。实际上,并非只有“收入”才是考核“硬指标”。在基层医改中,如何引进以患者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建立起一个真正评价医疗服务主体的“硬指标”,才是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东莞医疗卫生改革:取消药品加成 实现零差价
- 江苏医疗卫生改革新举措 个人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
- 安徽医疗卫生改革: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价
- 临汾医疗卫生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已落实
- 医改撰稿人李玲:医疗卫生改革仅仅靠钱是不行的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