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18 13:22
- 作者:佚名
- 来源:南方网
医疗卫生改革工作做了许多年,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如何才能有效改变医疗行业现有体制,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成为了我们今后的课题。
全国医疗卫生改革方案撰稿人之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近日正在东莞就公立医院改革问题进行调研,并说了两段话分外惹人注意:“在中国,只要领导想清楚了,有什么事情搞不定?”“医疗卫生改革仅仅靠钱是不行的,要靠合理的体制、机制,不然,美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早就成功了。”
对于医疗改革的目标,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无非是要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对于医疗改革这些年来进展不大,我个人认为是政府的决心不够大,财政的投入不够多。具体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之所以医疗改革长期停滞不前,除了中国的医疗市场涉及的情况复杂以外,与有关部门的改革意志不够坚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前,医疗改革的改革难点,总结起来有两个:一是政府对医疗改革的态度和意志不够坚定,不太愿意在公共财政投入方面作出太多的承诺,毕竟医疗改革涉及的资金数量庞大,对政府财政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二是多数医院不愿意放弃医疗卫生改革的主动权,经过事业单位的多次改革后,医院早已经不是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部门,且各有各的利益考量。
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长期存在,甚至调侃“死得起,病不起”,说明群众在医疗方面的负担非常大,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局限性,很多缺乏经济能力的群众往往会为高昂的医疗费用倾家荡产。其实,国家在早年放弃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之后,“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便无可避免地产生。对医院来说,在自负盈亏的市场环境下,某些医院肯定想方设法提高医疗费用,把病人当成一个可以发财的商品,而不是以救助病人为天职的机构。所以,造成今天“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医院的自负盈亏政策是主要的因素。
所以,医疗卫生改革的改革成功与否,主要不在于医院,在于政府对改革的意志和财政投入程度,如果能够下大决心,相信这个改革难点便会攻破。医院要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和公益性,真正为广大患者提供称心如意的服务,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对立,光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一定要靠市场和监督相结合的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杠杆的作用,让市民成为决定医疗市场的真正主人,这样才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最后,当决定权在患者的时候,所有医疗机构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患者,他们便会通过降低价格和提高服务等来促使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样离“低收费,高服务”的夙愿才会越来越近。
编辑推荐:
- 江苏医疗卫生改革新举措 个人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
- 医疗卫生改革起草人:必须切断医生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
- 安徽医疗卫生改革: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价
- 临汾医疗卫生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已落实
- 省领导到谷城县视察医疗卫生改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