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立医院改革实质上是一个国有事业单位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行政管理方面,对于公立医院的人事任命权、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及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样一个方方面面的改革,其实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公立医院本身,还要涉及到如何调整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这是它真正的难点。
内容导航: |
|
多点执医解决医生资源问题
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方案里面也提到,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院,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来办医疗机构,那么如何来解决医生资源的问题?
杜创:这个需要大力的推进多点执业,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医生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医生不应该隶属于任何一个医院,医院和医生之间是合约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这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潮流。当然我们很难一下子做到自由执业,可以先做到多点执业。
当然多点执业,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社保怎么办?这些问题最终的解决,还是要让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现行的体制下可能要做一些妥协,医生的基本工资可能由原来隶属的大型公立医院支付;医生在其他医院的收入属于绩效收入,按照工作量来计算,这个市场价格已经有了。
现在医生走穴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这是偷偷摸摸的挣钱,现在就是要让医生体面地挣钱。在发达国家,能成为医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只有智商非常高的人才能成为医生,他们都是体面地获得高收入。
刘亚明:医生多点执业短期可以解决民营医院一些高端人才缺少的问题,但是长期来看,靠医生走穴,很难解决民营医院的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
从国企改革的经验来看,关键是要给民营医院医生一个公平的身份,给民营医院一种公平的运营环境。2010年12月发改委、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明确地提出民营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同样的参加职称考评。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民营医院有更灵活的激励机制,更大的发展空间,公立医院的医生才会像当初的国企人才一样流向民营医院。
美国医生的多点执业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2005年以来,受雇于固定医院执业医生的比例从原来的25%提高到了50%,为何会出现一个与我国政策取向相反的结果?因为多点执业会造成医生的经营责任压力、劳动强度过大,支付模式的变革以后也会带来成本约束的问题,医院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医疗事故分担机制等都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国来讲,虽然目前高端医疗人才的走穴现象比较常见,但医生自由执业还会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民营医院在聘请公立医院高端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
中国政府网18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工作安排明确了2012年我国医改的三个着力点:2012年我国医改将着力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本期中证面对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创和方正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高级研究员刘亚明一起探讨一下公立医院改革的问题。
【编辑推荐】
共2页: 上一页 [1]2 |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