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业内要闻 >  医疗行业信息化正以加速度的态势进行
时间:2010-03-12 10:55 作者:佚名 来源:慧聪网

医疗行业信息化正以加速度的态势进行

[导读]牵动人心的医疗行业信息化缘何出现加速度增长?不只涉及行业信息化的需求驱动,国家的高度支持以及医院方面的积极升级都是关键因素。

标签:行业信息化

据报道,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成立暨全国及广东卫生信息技术学术交流会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透露,今后三年,国家每年将对医疗卫生系统投资 80多亿元,是以往的8倍。另据计世资讯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中国医卫行业的IT投资规模为35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25%,与其他行业相比,2004年医卫行业的IT投资仍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取得了较大发展。

牵动人心的医疗行业信息化缘何出现加速度增长?不只涉及行业信息化的需求驱动,国家的高度支持以及医院方面的积极升级都是关键因素。

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整个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加速度发展

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关系国计民生,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有着巨大需求。医疗卫生行业作为一个面向大众提供服务的行业,与银行业、电信行业相比,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不少人都有过在医院排长队挂号买药的经历。随着人们生命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也愈加强烈,这些都无可避免地要求医疗的信息化程度相应提升。而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病人信息的共享,包括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医疗保险、卫生行政部门等的信息共享,以数据库为中心实现病人信息的无纸化和无胶片化。

事实上,医疗行业正在积极地调整自身的姿态,谋求变革,为此出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目标,同时诸如人性化的治疗等理念得以张扬,方便快捷的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信息技术新应用也开始普及。一旦信息化建设在各个医疗机构徐徐铺开后,人们就可以惬意地享受到医疗信息化所带来的种种便利。一些医院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以后,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和通讯系统,选择医院、选择医生,网上挂号、预约就诊,减少病人的排队候诊时间;通过屏幕显示病人就诊、检查和取药的时间,病人可以坐着等候;通过自动划价收费系统和电子查询系统,使病人对医院收费放心等等。据了解,广东卫生信息化建设令人关注,目前正积极推行电子病历医院试点工作。以后老百姓到医院看病,可望告别反复填资料、跑上跑下递药方、排队等化验单结果的奔波劳累,只需e网轻松搞掂。在具体的需求驱动下,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加速发展。

另一方面,医疗行业信息化催生的巨大商机刺激了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业界普遍认为,对高精尖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测算,全国PACS市场的总需求达21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PACS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在市场前景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资本力量开始进入医疗行业信息化领域,国外的一些公司,如微软、GE、思科、西门子、飞利浦等均十分看好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市场前景,推出了针对该领域的一系列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国家对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高度重视

首先,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地位,加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有望转变传统的卫生管理模式,降低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运营成本,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收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整个卫生改革和发展。因而,信息化建设已日益成为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国家和政府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决定了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加速度。2003年春季的SARS疫情,让人们更加深刻意识到了信息化医疗体系的必要性,在防治SARS的过程中,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凸显了信息技术的非常价值,可以说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我们战胜了SARS。 SARS疫情的爆发给予了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即应加强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此,卫生部就该领域的系统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从五大层面构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SARS疫情专报和分析预警系统;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凭借这一历史事件的契机拉动,更是出于对信息化的战略意义思考,我国政府坚定了对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大力度。在未来三年内,国家每年将对医疗卫生系统投资80多亿元,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信息化规定,资金投入也较往年有极大增长。其中,为了加快完成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在卫生部的信息化规范中明确规定,今后医院必须将每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支出。国家和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完成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

据计世资讯的预测,在2005年的IT投资中,国家和政府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投资将比2004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在整个医卫行业 IT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将为27%,达到11.75亿元,而医院的IT投资规模在整个医卫行业IT总投资中的比例为73%,达到31.76亿元。

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整体提高以及医院的升级需求促成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

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整体提高,以及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的升温,2004年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取得了较大发展,其中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比重稳中有升。

医疗行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进展明显,逐步向深层次应用方向推进。据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基本建成了覆盖国家、省、地、县的四级快速、通畅、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疾病报告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与此同时,以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为契机,由国家卫生部牵头的各级医疗机构正在加大与该系统相关的信息化建设速度。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医疗体制的逐步理顺,医院将转向以医疗服务性为工作重心,升级软硬件的需求增加。眼下医院由于普遍实行药品招标采购等方式,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为此,医院需要转变观念,亟待通过改造医院软硬件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从而减少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的。毕竟信息化在增强医疗行业竞争力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它不但可以从管理模式,还可以从流程上更好打造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效益。诚如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献军在中国医院信息化推进工程研讨会上讲话时所指出的,医院信息化工作是卫生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向卫生行业渗透,催生了数字化医院等应用的普及,变革了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医院在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优化管理,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在经过了第一轮的 HIS系统实施之后,目前一些大型医院已经开始考虑对HIS系统进行升级和修改,以满足新功能的需求。一些先期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医院逐渐转向临床信息系统,开始医生工作站、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系统的建设,小型医院开始启动HIS建设。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CIS系统和 PACS系统在医院的实际应用水平还尚待提高,但该类系统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正逐步向深层次应用方向发展。

信息化介入卫生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领域,藉以实现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内容转变,不仅是卫生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正是在科技引领未来的时代大潮召唤下,医疗行业信息化迎来了自己的实质性跨越增长。

总之,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进展明显,逐步朝深层次应用方向发展、投资较大幅度增长。无可否认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个长期工程,但信息化的清晰道路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 非常有用 有用 一般 没用 垃圾文章

相关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行业信息化
网友热评医疗行业信息化正以加速度的态势进行
更多评论>>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