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依笔者而言,如何将这“三把火”用好、烧好才是关键。对于临床医生转入到信息科担任主任工作的人员而言,烧好“三把火”并未那么容易。作为一名新上任的医院信息科主任,无论是从工作还是管理上都会存在不知从何入手的迷茫与困惑。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依笔者而言,如何将这“三把火”用好、烧好才是关键。对于临床医生转入到信息科担任主任工作的人员而言,烧好“三把火”并非那么容易。作为一名新上任的医院信息科主任,可能最初会存在不知从何入手的迷茫与困惑。
近日,笔者听闻一家规模不大的专科医院要更换HIS系统,同期增加EMR、LIS、PACS系统(要求最好所有系统都由一家厂商提供)。而这些重任全部压在了刚刚从临床医生调到信息科工作的某主任肩上。对于这位刚上任、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没有足够经验的主任而言,在更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HIS系统过程中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信息科有哪些工作要准备?多系统选择同一个提供商的愿望能否实现?笔者结合HC3i论坛网友观点进行了总结。
实地参观考察才放心
选择一个好的HIS系统至关重要。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基本组成部分,HIS系统的更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系统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段内升级或替换完毕,否则将直接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活动。
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是HIS系统程序顺利更换的保证,首先要总结出现在使用的HIS系统中与本医院相适应的优点和还有待提高的不足之处,与各相关科室紧密联系,了解他们对现在使用的HIS系统的满意之处和他们对新HIS系统的希望,并且结合本医院对HIS系统功能的规划,对新的HIS系统提供商提出相应需求。再有就是看HIS商家能不能做LIS、PACS的接口,是不是方便操作,至于EMR有的HIS是集成到一起的,也有做接口的,只有实际操作才能对比出优势。
另外,让厂商演示自己的产品,各科室组织人员观看应用是不是符合医院需求,是不是医院信息集成化,然后实地演示或安装试用后再定。另外,去就近的地方参观考察一下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也很重要。
对抗不过“死心眼”计算机 狠沟通也管用
信息化系统往往牵涉面广,牵涉程度深,涉及到的中间地带多,相关关系复杂,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规划之初,要尽可能的考虑全面,站在多个相关方的角度审视整个规划,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尽可能避免推倒重来。
在传统的工作流程中允许存在大量的模糊地带,人工处理时无需固化,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并不影响业务的连续。但计算机是“死心眼儿”,它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不允许模棱两可、左右逢源。比如传统的医嘱处理中有一项叫“长期备用医嘱”,这种医嘱是大夫开出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执行的医嘱(如“阿司匹林500mg 口服 必要时”),计算机就无法自动处理这样的医嘱;又如常规门诊流程是先交费再取药,而某些特殊情况必须先取药进行治疗,如果没有备用措施,就会造成流程走不下去。因此,对业务过程的充分了解、充分理解和充分表达,是好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先行做到的。这样的例子很多,笔者认为基于这一点,临床医生出身的信息化工作者占有一定优势。
但是,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业务,这时就需要沟通和组织协调了。让医院内不同的业务部门都来配合信息化建设,这个过程显然需要高度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医疗行业公司较分散 一家独揽还很难
国外医疗信息化厂商进军中国市场比较早,相比国外而言,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发展相对迟缓。目前医疗行业公司较为分散,呈现出大行业小公司的状态。如果要实现医院所有系统选一家提供商似乎不太现实。@f999建议把系统都承包给甲公司,如果甲公司不能包括所有系统的话,甲公司可以推荐与自己产品兼容公司产品。作为一所小的专科医院,资金方面还是要考虑在内,让提供商留相关人员在医院,医院信息科只管理硬件网络就行了,软件问题全由厂商解决。这样对信息科最有利,不用花额外开销养一个能力强的开发或实施人员在医院。
【HC3i视点】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单位,对于医生出身却没有计算机背景的医疗信息化人士,要想深入地管理还是要加强学习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笔者认为,医院IT部门应定期安排人员参加病区的医生护士交接班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到一线收集问题,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便利。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业务能力当然是越强越好,但是这种能力不够强时,良好的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和组织协调是可以弥补的,因为我们可以动员比我们能力更强的人帮我们实现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医院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工作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管理工作而不是纯业务工作。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