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对层出不穷的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医疗器械监管的压力愈发沉重,随着闽北医疗器械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医疗器械监管的对象在增多、责任在加大、任务在加重、要求在提高,从而使医疗器械监管的机制、能力、效率也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层出不穷的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医疗器械监管的压力愈发沉重,随着闽北医疗器械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医疗器械监管的对象在增多、责任在加大、任务在加重、要求在提高,从而使医疗器械监管的机制、能力、效率也面临新的挑战。去年以来,南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立足闽北实际,下移重心、优化服务,探索医疗器械监管机制,着力在监管责任、监管能力、监管形式、优质服务、互动联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有效保障了辖区百姓用械安全。
建立双向责任机制,确保监管制度化
一是建立片区定责监管机制。严格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层级器械监管责任机制和绩效量化考核机制;落实年度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监管责任落实到科室,具体到人员;明确监管重点对象,将非法人企业的资料审查和现场验收、认证许可、环节监管等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实行阶段工作制度化,提高医疗器械日常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企业全年现场检查两次以上,对非法人企业现场检查不少于一次;实行日常监管双百化,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对被检单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回头看”,企业整改符合率达100%。
二是建立质量安全责任机制。严格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企业产品质量保证机制,与全市158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质量安全承诺书;实行影响产品质量关键原材料的合格供方评价及档案制度,重点对生产企业实施动态监管;加强对企业生产和检验过程的监管,实行企业质检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并定期进行考评核查;实行器械经营企业产品购销资质审核制度,加强企业行为合法性检查,强化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促进行为规范化
一是落实日常监管制度。坚持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对涉械企业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无菌卫生敷料类生产企业的监管,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生产记录,实现生产批号、灭菌批号和无菌检验的可追溯管理,全市4家卫生敷料类生产企业已全部设立了环氧乙烷灭菌消毒柜,保证每批产品都严格按照注册标准进行灭菌;规范义齿类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对全市4家义齿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的镍铬烤瓷牙质量安全的检查频次,注重查检原材料进货渠道,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加强对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植入材料、防控甲型H1N1流感医疗器械产品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整改,以确保经营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对医疗机构的医疗仪器设备、骨科植入介入性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检查,并实行重点产品“户籍化”备案管理制度,建立重点医疗器械产品使用、不良事件监测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动态监管信息平台,确保使用安全。
二是建立分类监管机制。实行日常监管与“诚信”机制结合,实行信用分级管理,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根据监管纪录确定企业信用等级,分为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个等次,实施诚信等级动态监管,对发生不良行为的企业实施约谈机制,对警示、失信企业加大督查力度,对性质恶劣的违法企业从重查处,对警示企业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对失信、严重失信企业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以上现场检查;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退出机制,对32家不具备兼营法定医疗器械资质的药店以及经营水平低、严重失信的经营企业劝导、责令其自行退出市场,有效引导企业诚信自律,提高了医疗器械监管的效率。
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提供服务优质化
一是建立前置服务机制。在受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准入、变更、换证、注销等行政许可过程中,坚持“五项前置服务”,即:沟通前置,从受理阶段开始就增进与行政相对人的沟通,建议其主动学法, 明确药监工作的出发点、依据和内容;辅导前置,辅导行政相对人了解许可申请的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和必备材料;指导前置,采用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其遵守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从业行为;告知前置,提前告知药监部门的各项监管要求和日常检查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告诫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减少或者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引导前置,引导行政相对人理性投资,合理布局,有序进入或退出市场。
二是建立调研走访制度。坚持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全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动态和面临的迫切问题。通过调研,及时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指导企业拓展现有产品生产规模、强化质量安全措施。建立企业联系制度,确立重点帮扶企业的名单和联系人,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服务。采取主动上门、提前介入、现场办公的工作方式,定期组织对重点企业开展走访,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去年辖区内的一家卫生保健用品厂,全省抽验发现其有三批产品不合格,该局一方面严格执法,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另一方面深入到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和安全隐患,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实行药械生产经营业主季例会、不定期约谈会、联席会、现场观摩会等制度,以会代训,为企业搭建学习、交流、警示平台;及时向企业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通过组织培训、讲座和考核等途径,督促企业学习新法规、新标准。去年共举办4期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例会,全年培训企业主及企业质检人员720人次。
建立能力建设机制,提升素质多元化
一是建立验收员统配机制。为更好地组织实施上级局委托的生产经营企业现场验收的具体工作,南平市局建立起辖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许可现场验收员库,21名成员由市系统的医疗器械监管人员组成,实行统一调配制。在企业申请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现场验收时,由该局工作人员和一名验收库成员组成审查组,进行现场验收,既确保现场验收的统一性、公正性,又锻炼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医疗器械监管人员,使验收工作更加高效。
二是建立三项培训机制。即集中培训,聘请省局专家对全市系统的医疗器械监管人员从医疗器械的分类、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现场培训,由该局器械科人员在现场验收中对许可验收员实行传、帮、带,并采取县市局人员交叉检查的办法,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资料审查培训,将非法人企业的申报材料初审工作由基层局人员把关,通过审查资料提高对医疗器械工作的熟悉和了解,有效提升基层局医疗器械监管队伍的监管能力与水平。
建立联动互动机制,参与监督社会化
一是建立器械广告监测机制。按照《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该局主动与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协作配合,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监测责任、规范监测程序,加大医疗器械媒体广告监测力度,及时移交涉嫌违法违规的医疗器械广告案件。
二是建立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该局政务网的窗口作用,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联系,通过相关媒体及时发布防控产品质量信息,进行防控知识、防范措施的宣传。做到对上宣传,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下宣传,通报企业产品质量情况,引导涉械企业主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对外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防控监督,切实提高消费者识别产品真伪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福建省南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金希平
验证码: |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