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2-12 16:03
- 作者:佚名
- 来源:财新《新世纪》
做布局者
五年内一半职工医院将会改制
不过,这些担心都挡不住各类抢先布局者。相比新建,买下一家公立医院要更快掌握资源,看到成效。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对财新记者表示,很多投资人视医院为最后一块垄断行业的蛋糕,而公立医院是这块蛋糕上的奶油,现在是布局的最好时机。
这些跃跃欲试的投资人中,有来自央企的华润、中信,有复星医药、凤凰医疗、康美药业等诸多上市公司,还有联想控股、华平投资、春华资本等私募基金,当然也有一直在等待的外资医疗集团。
刘明认为,公立医院投资是2014年到2024年这十年的大游戏。
尉昕分析认为,2002年、2003年那波民营医院投资,源于石化、铁路、矿山等国企主辅分离,剥离出一些医院,比如,尉昕家族拿的是中铁建剥离的医院;凤凰医疗拿的是北京建工集团的医院健宫医院。当时投资是自发性的,但是缺乏产业政策和宏观政策的支持。当前这一轮医改市场化方向已明,投资环境会远远好于十年前,最难改的地方卫生局可能要被迫发生变化。他预计,如果政策到位,五年内一半职工医院将会改制。
不过,地方政府的意愿仍是制约公立医院改制的关键。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仍是非卖品。能够启动的或者是地方财政困难,“一把手”改革意愿强烈的,比如河南宿迁、云南昆明和广州、深圳等。另外,部分三甲公立医院要扩建,新增投资很大,需要引资,也可能有潜在投资机会,但更多的还是地方上的二级医院、经营不善的区级医院。
从先行者的经验看,找到收购对象很难,赚钱并不难,更难的是投资人与地方医院管理者在董事会架构下持续合作,掌握话语权持续运营,直至最后将公立医院改造为营利性民营医院,让资本获取回报。面对不少竞争对手的陆续加入,张海鹏笑称,自己当前的压力是被挖人的压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华润在公立医院投资的道路上以后将不再孤单。”
新建医院路漫漫
“去年11月收入经营现金流才首次平衡,但离真正的财务独立还有一段辛苦的路要走。”南京明基医院陈谊德副院长对财新记者称,在投资14亿元、辛苦运营6年后,明基医院终见一道曙光。尽管投资规模超出预期,但业务量的增长比预想快。在台湾新建一家医院十年收回投资都是正常的。
比南京明基起步稍早的另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前年已实现现金流平衡,并稍有盈利,但他们在2010年10月开业的昆明同仁医院收入才上亿元,而两家医院的总投资已经将近20亿元,对主要投资人华力控股压力不小。这些年来主要靠贷款及其他项目的盈利来维持运转。
新建医院的投资规模大、回收期较长,不确定性大,很多人都不敢碰。民企投资三级综合医院的更是凤毛麟角,因为综合性医院要求科室齐全,需要组建比较完整的医生团队,这在当今医生多点执业未放开、灰色收入较高的大环境下异常艰难。
明基的第二家医院——苏州明基,原本预计2010年开业,因为医生资源的问题解决不了,拖到2012年中才开业。
南京明基医院开业快六年运营状况好转已属幸运,但如果加上前期的审批、筹建,从创立至今已有11年。南京同仁相仿。
投资高达45亿元的北大国际医院,是新建医院中的巨无霸,其单体建筑在亚洲也排得上号。筹建十多年,2013年底它才通电和通暖,预计今年全部竣工。这家非营利性医院,能给持股70%的北大方正集团带来什么?北大方正的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一是通过产业链赚钱,二是医院的现金流好,可以合并报表。通过向医院销售药品、器械、耗材,提供信息、康复等服务获利,也是投资非营利性医院赚钱的可行路径,凤凰医疗、金陵药业等都是这种做法。
与北大国际医院一样向开业冲刺的,还有北京的清华长庚医院。这家投资十多亿元的三甲医院从2010年4月奠基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时间,这是台湾长庚十多年前谋求在北京开医院未果后一个不小的成果,据悉长庚将输出管理。
与这些耗时漫长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相比,北京协和医药科技开发总公司(下称协和开发总公司)参与的恒和医院项目要更倒霉一些,筹建两年后即出现重大变故:大股东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州通)在医院进入建设期后宣布退出,将51%股权转让给成都云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成都云集)。成都云集大幅修改了对恒和医院的设计,协和开发总公司宣布退出,与该院进行脑科中心合作的美方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也要求中止合作。没有协和的品牌如何做?双方还在僵持之中。
类似漫长、曲折的医院投资故事还有很多。业内普遍认为,新建大型综合医院的风险是最高的,不确定性最大,所以很多人宁可收购成熟的公立医院,因为人员、土地、资金、股东关系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共10页: 上一页 [1][2][3][4][5]6 [7][8][9][10]下一页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