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HC3i视点 >  护士输错液出人命 物联网传感器可监测医疗行为
时间:2013-09-16 09:19 作者:杨永燕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护士输错液出人命 物联网传感器可监测医疗行为

    [导读]近日,天坛医院输错液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说到底,这是一起因为护士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流程导致的医疗事故。笔者认为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从而达到监测医疗行为的目的。

    标签:移动护理输液系统物联网

    8月31日,天坛医院发生一起给护士给患者输错液的恶性医疗事故:来自河南商丘的患者——65岁的王化礼在天坛医院换打吊瓶半小时后,突然病危不幸离世。事后家属发现,王化礼身上扎针的吊瓶上写的是其他患者的名字,家属因此质疑死因与院方失职有关。院方医务处承认护士打错药瓶,但死因是否与药瓶有关仍待鉴定。据悉,目前院方和王先生家属就赔偿一事达成协议,愿意承担50%的责任。

    相关消息显示,天坛医院近期启用了移动护理输液系统,借助该系统,通过条码扫描核对身份和药品,并严格履行“三查七对”制度,即认真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方法,这种事故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其实,从IT技术的角度来说,如果当事护士在给王化礼输液时,借助移动护理系统,通过条码扫描核对身份和药品,这种事故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而王化礼女儿王云在回忆父亲输液经过时却说:“我记得护士换药的时候根本没有扫描条形码。”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导致此次事故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护士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借助扫描核对身份和药品。制度和IT技术都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医护人员在临床有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医院如何加强对医护人员医疗行为的监测呢?笔者认为物联网传感器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以达到监测医疗行为的目的。如果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执行医疗行为,那么传感器会报警以警示。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把绩效考核管理纳入进来。如果某位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传感器多次报警,说明他屡次违法了工作制度,那么就可对此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同理,对于工作执行过程中传感器没有报警的医护人员,则给予其奖励。借助这种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强制医护人员对工作负责,真正做到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永燕 TEL:(010)68476606】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 非常有用 有用 一般 没用 垃圾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移动护理输液系统物联网
    网友热评护士输错液出人命 物联网传感器可监测医疗行为
    更多评论>>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 聚焦

    点击排行

    本月 本周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