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8-12 18:37
- 作者:刘杰 何聪 曲昌荣 魏贺
- 来源:人民日报
破题省市医院改革
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完善补偿机制,推动“医药分开”,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医改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是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是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省市级公立医院。而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展开后,安徽已经蹚进这片改革的深水区。
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目前安徽正在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评估工作,在总结此经验的基础上,省市两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或将于明年初出台。
早改早主动,先行占先机。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中,安徽就贡献两个:芜湖和马鞍山。早在2007年,芜湖市就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医疗机构医药分开改革,切断了医药利益链,奠定了公立医院“公益性”基础。2012年,芜湖市属公立医院就诊人次、开放床位均较2009年增长一半以上。规模最大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均“药占比”从2008年的43.05%,下降到2012年的34.2%。
然而,“漩涡”、“暗流”也在涌现。目前,芜湖市级医院的医生靠开药来快速牟利的路子已经基本被堵死,但由于芜湖市区还有两家省属医院没有参加医改,“以药补医”体制总能“吸引”着市级医院的医生“投奔”而去。“如果不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医改,这样追逐短期效应的情况还会发生。”芜湖市卫生局局长何思忠非常担忧。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医改成败。一旦进入医改体系,诸多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愿意加入更大规模的药品集中采购?回归公益后政府财政保障能否跟得上?大幅降价会不会造成本已紧张的优质医疗资源更加拥挤不堪?
“安徽几年来开展的基层医改就是摸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其成效和经验,已经为更高层次的全面医改打下基础。”安徽省常务副省长詹夏来表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理念,不断化解省市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突出矛盾。
目前,安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占到全省整个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15%,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占到50%。总共65%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医改“过关”,使得70%以上的病人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大型医疗机构资源压力正在得到缓解。
继续探索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不断完善补偿机制,彻底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顽疾;持续创新药品采购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医药分开”;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重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安徽省市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初定。
“看得起病,看得上病,更要看得好病”,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努力争取的目标。面对“深水区”的诸多难题,自下而上的医改进程,给了安徽足够的自信。有了这种责任担当,这种勇气支撑,安徽医改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共4页: 上一页 [1][2][3]4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