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8-12 18:37
- 作者:刘杰 何聪 曲昌荣 魏贺
- 来源:人民日报
增量改革成效凸显
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经费保障机制同步推进,为“回归公益”夯实根基
定远县张桥镇卫生院院长杨栋林,时常感慨医改这几年,自己的人生“大起大落变化太快”。
2013年上半年,张桥镇卫生院门诊量超过1.7万人次,全年营业收入有望超过1000万元。而三年之前,随着“以药养医”被新医改一刀砍掉,卫生院的运营跌至谷底,不少骨干医生都另谋生路。
伴随着各项保障政策的相继兑现,卫生院运营渐有起色。前不久,定远县根据18条政策,在乡镇卫生院设立“首席医生”制度,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刚刚成为卫生院“首席”的医生郭张泓觉得,这一激励机制带来的不仅仅是每月1000元的额外补贴,更让他感到一种荣誉和责任感,相比过去,“身上的白大褂特别‘干净’。” 有的离职医生还向他打听:能不能返岗再就业?
让利于民,对医疗机构冲击不小。推诿病人、人才流失等现象,成为改革之初的阵痛。切断了利益链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实现发展?医务人员积极性又该如何调动?
安徽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经费保障机制同步推进,为“回归公益”夯实根基。
基层医疗机构“定编定岗不定人”。安徽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实行全部核编,全体起立,能者上岗,清退、分流、安置在编不在岗、不具备行医资格人员2万多。
财政“全额埋单”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安徽省财政拿出21亿元,承担起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采购和人员经费。不久前,安徽再次要求县级财政、卫生部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支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纳入年度综合预算,及时足额拨付。
120万、144万、172万,是陶丰镇卫生院最近三年得到的政府拨款数。而医改前,芜湖县陶丰镇卫生院每年所得政府拨款,仅为全院人员基本工资的6%。院长崔敬敏说,从前一睁眼就想着去赚钱,现在只需考虑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绩效”考评模式改革,激活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新出台的18条新政,明确将定期对机构的服务质量数量、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补挂钩,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比重一般不低于60%,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让医生有尊严地工作,但又不吃“大锅饭”。
“网底兜住了!”眼见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定远县陶铺村村医陈文树欣喜不已。今年,安徽将村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12元,并一年增加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3600元。县级财政、卫生部门在乡镇卫生院名下为其开设账户,补助资金实行“按季预拨、打卡发放、年终结算”。现在他除了坐诊,每天还走街串户,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建立健康档案。
“县医院大变样了!”改革中,降低医药费、检查费,上调诊查费、手术费、护理费。一升一降之间,患者利益得以维护,医务人员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务价值得到体现,安徽县级医院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定远县总医院实施医改一个月,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9.2%,住院人次猛增51.5%。“花钱建机制”的增量改革成效正在凸显。
根据新出台的“18条”,安徽正致力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100%。并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院办院管”,探索将乡镇卫生院纳入县级医院一体化管理,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的医疗服务模式。
“尽管政府要多投入,但让群众敢看病、能看病、看好病,不就是我们的目标吗?”肥东县委书记杨宏林“算大账”后说。
共4页: 上一页 [1][2]3 [4]下一页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