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8-12 18:37
- 作者:刘杰 何聪 曲昌荣 魏贺
- 来源:人民日报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
瞄准“以药养医”的死穴,双信封、单一货源承诺、刚性采购参考价诸策确保“零差率”落到实处
2012年12月15日,安徽所有县级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零差率”,瞄准的是“以药养医”的死穴,成为安徽基层医改的一大利器。
为确保“零差率”落到实处,安徽提出明确原则:
“双信封”:药品企业同时递上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只有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企业才能进入商务标评审,价格最低者中标。
量价挂钩、“单一货源承诺”:只要中标,就能独家占有全省的市场。
刚性的省采购参考价:不高于国家零售指导价,不高于基层实际采购价,不高于周边省份的最低采购价。
“零差率”政策推行之后,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中标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县级医院平均下降36.6%。百姓的医疗负担大大减轻。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切断了“医”“药”之间的利益联系;“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执行,则将基层医疗机构谋利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在肥东县梁园镇卫生院,院长俞义年说,现在卫生院没有独立的账户,收支都从财政专户里走。“开药方不再是卖药,我们只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拨、分配、使用药品。医院和医生心安多了。”
完善的顶层设计之外,更多的“紧箍咒”在诊疗的具体操作层面发挥作用,督促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让利于民。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制定实施了从临床科室药品比例考核,到按病种付费、医疗路径管理的全方位监控体系,让“大医院”也能开出“小处方”。“比如做一次阑尾手术,按照规定只能做5项检查,费用封顶3000元,药品费用占比不能超过40%。哪一项不符合要求,多出的费用就要医院负担。”医院副院长邹兵认为,这样的指挥棒,引导医生从“多开药”的思维定势向“靠技术”转变。
安徽“零差率”做的是减法,砍的是“以药养医”的利益链,动的是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院,甚至是医生的“奶酪”。改革之初,众多药企“围攻安徽”:联合抵制安徽药品招标;联合开会“声讨”安徽,集体抱怨药价“虚低”;甚至列出安徽医改“八宗罪”,指责安徽“唯低价是取”,将增大药品质量风险。
面对各种质疑,安徽没有退却,实事求是分析,主动完善政策。去年连续出台两个办法,对“双信封”制做出调整:“技术标”与“商务标”得分分别占权重的60%和40%,最终两者相加得分最高者中标,得到很多企业的支持。
“零差率”开始倒逼药企向管理要利润。过去,药品零售价中至少有50%用于物流成本和在医院的推广费用,如今流通企业营利空间被钉死在7%左右。而且必须把网络覆盖到此前不愿意涉足的偏远、基层地区。医改后安徽国立医药集团承担着300多种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在全省范围内的流通配送任务。业务规模明显增长,总收入却一直维持在4亿元左右。集团董事长杨元元说:“安徽医改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制药企业、物流企业、医院医生都得主动改变。唯利是图肯定没有生存空间!”
挺过难关,安徽决策层更加坚信“三个回归”方向正确: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到公益性,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医生回归到治病防病的角色,而不是推销药品的商人;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而不是赚钱的工具。
共4页: 上一页 [1]2 [3][4]下一页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