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HC3i视点 >  近两月医疗行业受关注动态汇总(部分)
时间:2014-11-03 10:0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近两月医疗行业受关注动态汇总(部分)

    [导读]一个新的产业发展如此迅猛,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业内专家坦言,医疗行业是复杂的领域,因此模式设计也要考虑周全,复杂的设计,简洁的操作,要以医疗价值为核心去驱动,切不能虚火过旺,过分炒作。那么除了移动医疗投融资事件备受业内关注以外,近两个月还发生了哪些医疗领域的新闻动态呢?HC3i记者对近期受关注度高的行业新闻进行了如下总结。

    标签:移动医疗医疗行业

    今年下半年开始,移动医疗急剧升温,BAT及大量新创公司开始涌入该领域,在刚刚过去的8、9两个月内,移动医疗市场已经火爆吸金7亿。10月13日,名不见经传的挂号网也发布信息称,获得了腾讯领投1亿美元,成为史上最牛。

    一个新的产业发展如此迅猛,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业内专家坦言,医疗行业是复杂的领域,因此模式设计也要考虑周全,复杂的设计,简洁的操作,要以医疗价值为核心去驱动,切不能虚火过旺,过分炒作。那么除了移动医疗投融资事件备受业内关注以外,近两个月还发生了哪些医疗领域的新闻动态呢?HC3i记者对近期受关注度高的行业新闻进行了如下总结。

    国家政策不断给力

    卫计委:医疗信息化成”十三五“最强音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副司长张峰在近期召开的2014中国移动健康大会上发言称,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已纳入“十三五”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重点,将实现重点突破。

    卫计委定调远程医疗:医生禁诊断治疗 只可咨询

    近日,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并且“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平台。”新规一出,褒贬不一,医生、医院,包括一些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对此议论纷纷。

    针对各种争议和建议,近日卫计委也回应称,将根据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适时调整远程医疗相关规定。

    卫计委“动真格” 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设备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市场一直被外资企业所垄断,国产医用设备甚至连县级医院都很难进,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出席某会议并表示,卫计委将安排三甲医院在年度中央基建投资时,将降低药占比、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国产设备占比等落实医改相关政策作为重要因素。孙志刚讲话中提到了出台具体政策支持国产医疗设备企业的发展,将对这一产业带来巨大利好。

    北京医改下步如何办?

    升级版的北京医改新政直指改革的核心问题,1、要构建”金字塔“型分级医疗体系,大幅压缩大医院普通门诊;2、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全职、兼职等多种用工形式的灵活用人制度;3、价格改革,探索打包定价等新型医药价格管理方式;4、医保改革,探索医保管办发开;5、财政改革,投入重点从保供方转向补需方;6、继续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推进属地化全行业管理。

    调研报告纷纷出炉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火热出炉

    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4年3月份,移动医疗行业共发生投资事件61起,披露金额超过1亿美元。移动互联网的火热催生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如诊断、个人照护、治疗等。

    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市场需求,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增长最迅猛的移动用户群,其消费模式多样化,为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众多可选择的细分市场。移动互联行业的发展需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共同成熟。截至2014年1月,中国的移动互联用户目前已经达到8.38亿人,占全球人口数的28%。这样的用户土壤,成为移动医疗发展的巨大潜能,为移动医疗的细分用户群分类提供了基础。同时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的成长也会成为未来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

    中国医院影响力50强榜单出炉 北京协和位居榜首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在其主办的专业医学网站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名前50强。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荣膺影响力综合排名前三甲。(附图)http://news.hc3i.cn/art/201408/30928.htm

    2014医生互联网行为洞察报告

    近日,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之一罗德公关与全球第三大个案研究公司益普索市场研究集团联合发布《2014医生互联网行为洞察报告》,就大中华地区医生的互联网行为和社会化媒体使用,提供权威数据及深入分析,展望医学推广和医患关系在数字时代的变革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中国大陆地区高达71%的医生首选通过网络或者移动设备等数字化渠道来获取相关的医疗信息;与之相对的是,只有11%的医生仍倾向于通过传统的医药代表拜访方式获取医疗信息,在众多线上平台中,网络论坛以及手机APP备受青睐,成为医生获取医疗相关信息的首选,分别占到45%和42%。而在海量医疗相关信息中,医疗动态以及疾病知识成为医生最感兴趣的线上内容,其重要性分别得到了88%和86%的医生的认可。

    在对线上医疗平台及资源应用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医生无论是在理念认知上,还是实践行动上都相对落后于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地区:仅60%的医生对线上诊疗持认可态度,而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分别有91%和86%的医生认为线上医疗平台及工具可以改善诊断治疗过程。

    报告显示:仅19%医生坚持使用APP移动医疗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使用移动手机APP进行查房、病人管理、文献查询等概念十分火爆,各种应用层出不穷,但根据此次调查,绝大部分医生使用手机APP的目的依然仅仅是“查询”,查文献、查疾病知识、查药品,而且仅有19%的医生“经常”使用APP来辅助诊疗。

    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

    如果说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这个判断众人皆知,无需争论,那么这场盛宴究竟从何处下口呢?哪里是流油的肥肉,哪里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问题恐怕就不易回答。互联网商业模式存在于就医全流程的各主体诉求之中,主要包括患者、医生、医院、药企、险企5大角色,越刚性的需求,越容易产生合理商业模式。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医疗行业“先发优势效应”和“马太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提前布局非常重要,如果等到熟模式出现,集中度急剧上升的阶段,最佳投资机会已经丧失。

    移动医疗未来调查:医疗APP已增至40000个

    目前,全球平板和智能手机端上的医疗APP已经增加到40000个;62%的内科医生使用平板,50%以上的医生会将平板用于临床诊断;71%的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机 新兴市场59%的用户使用过一个以上移动应用,其中,发达国家为35%。

    分析认为,移动医疗存在巨大的市场价值,可使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减少25%,孕妇产前死亡率减少30%,两倍以上的郊区病人可得到一对一治疗,数据收集费用下降24%。

    2014年FDA批准的23家数字健康App和设备名单火热出炉

    美国医疗健康资讯网站MobiHealthNews已连续数年追踪FDA对智能手机连接的医疗设备和独立应用程序(App)的审批情况。2014年度,迄今为止,FDA已批准了23个与数字健康相关的App和设备。

    调查显示:34%购买者不愿长期佩戴可穿戴设备

    下一个技术飞跃或许会发生在医疗保健领域。近几年来,健身追踪器已经成为了十分受跑步爱好者和运动员欢迎的一个配件。这种手镯式的健身追踪器使用生物计量传感器测量所有数据,包括你跑了多远的距离、燃烧了多少卡路里,而且它们不断地升级。

    不过让健康行业的业内人士感到兴奋的是这种所谓“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前景。我们不能太乐观,因为让人们去戴这些设备可能就是一个挑战。Endeavour Partners公司最近进行了一个民意调查,发现34%购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人在6到12个月后就不戴了。

    消费者移动健康认知调研结果出炉 挂号与医疗咨询最受青睐

    移动健康、移动医疗近两年成为投资者纷纷关注的热点。从可穿戴设备到手机上的APP应用,从医院官方的微信公共平台到医生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供方市场一片火热。然而,移动健康闭环运行中的重要群体——消费者对于移动健康、移动医疗的看法却鲜有提及。那么,消费者到底如何看待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下的移动医疗、移动健康?

    73%的受访者对于移动健康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虽然目前移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还不成熟,可信度不高,实用性不足,但未来前景很好。

    专家看法 各抒己见

    92%医师认为EMR干扰医患交流

    实际上,今天的EMR包含了文书工作、记账、编码/医师给付/资源分配、法律证明等多重目的,对于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功能,通常会用一种思路解决。作为其核心,病历成为了一种交流手段,从一人到另一人、到保险公司、到健保系统、或者到法律机构。这些是不是已经妨碍了病历最重要的功能——医师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呢?“手里拿着EMR系统中的顶级设备,我却感到患者却在千里之外。我可能还无法扔开那种立刻把电脑扔在一旁,直接和患者当面交流的念头。”一名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住院医师Roy E. Strowd Ⅲ博士分享了他第一次使用新式电子病历的情形。

    使用一年后,发现自己和EMR的问题依旧。这种疏离感是明显存在的,但是原因却少有人知。可能包括检查室的人体工学设计、医师时间有限、文书工作要求的不断增多、或者是病历本身。

    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报道结论驳杂。有研究表明,使用电脑对社会精神问题、移情作用、安慰患者和总体上的病人中心地位有着负相关作用;打字过程对患者-医师对话过程是显著的阻碍因素;高达92%的医师感到EMR干扰了患者-医师交流。认识到EMR只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过程的工具,可能会使其助益最大化。

    医院到底有没有大数据?

    2013年,北大人民医院CDR上有281万患者的6000多万医嘱和1.9亿条医疗文书,另有30多个T的影像数据,这些都是结构化好的有质量的数据,有人曾问,医院的数据能否称为大数据?还是人们习惯性的使用了“大数据”这个词?

    首先,我认为数据质量和格式并不是区分是否大数据的标准。面对一组数据,数据质量的好坏相对于应用、工具以及分析方法是有不同评判标准的。是不是大数据,与数据无关、与系统无关、与数据的生成方式无关。区分大数据和非大数据其实反映的是利用数据能力与方法。

    丁香园CEO李天天:移动医疗是崛起 还是泡沫?

    不久前刚刚获得腾讯巨额投资的丁香园CEO李天天则表示,移动医疗行业距崛起还差得很远,但是泡沫也不是坏事。

    关于现在过火的移动医疗,李天天认为,过高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不会使传统医疗行业产生颠覆或者是颠“富”的局面。从对行业的理解上看,医疗是一个进度比较缓慢的行业,现在刚刚受到互联网企业的高度关注,会有泡沫的成分,可能会在某些层面让人失望,但是这不完全是坏事,完全可以找方向、“先颠着”。

    对于现在的移动医疗行业,李天天认为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个是医院内的技术改进,也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工具上进行改进。但是面对现在的实际情况,并不好打通。一个是在医院外的联系方面,建立移动社交平台,这也是丁香园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个是医疗与硬件之间进行联系,通过日常分析管理数据,这方面的过程复杂,挑战也比较大。

    其他相关推荐

    谷歌正测试网络虚拟问诊功能 医患可视频交流

    根据10月13日国外媒体Recode的报道,谷歌目前正在悄然进军日趋热门的远程医疗领域,这项服务主要通过Helpouts来进行,账户服务则主要基于Google+Hangouts。根据报道,Helpouts平台上的专业技术服务将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这些提供商们将有权自行决定服务的价格。用户可以根据不同服务提供商的质量、服务和评价来自行选择服务。谷歌证实已经开始测试远程医疗服务,病人可以通过视频就诊。

    全国百家医院尝试借微信搭建“智慧医疗”计划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100多家医院正在尝试借助微信搭建“智慧医疗”计划。作为上海市首家微信智慧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正式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即日起,患者在该医院就诊可直接通过微信实现诊间支付和医保实时结算,预约、挂号、电子报告、账单查询等都能使用微信随时完成,大大简化了看病流程,节约就诊时间。

    房企进军医疗行业面临四点问题

    从目前已经宣布进军医疗行业的案例来看,房企进军医疗行业的方式总共有四种,风险由小到大分别为“先期成立医疗架构”、“收购医疗相关企业”、“与品牌医院合作”和“直接投资开设医院”。

    在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的背景下,房企纷纷启动战略转型谋求差异化发展,或进军其他行业,或通过服务提升品牌。同时,去年以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医疗和养老的需求增加。国家多次发布了助推民营医疗发展的政策,使得房企也注意到了医疗行业的机遇,纷纷宣布涉足该领域。

    房企进军医疗行业和试水其他行业一样风险与机遇并存。在制定具体的方案前,房企应当充分衡量医疗行业的回报周期、人才专业度、医患矛盾和道德领域风险等问题。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 非常有用 有用 一般
    相关热词搜索: 移动医疗医疗行业
    网友热评近两月医疗行业受关注动态汇总(部分)
    更多评论>>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 聚焦

    点击排行

    本月 本周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