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7-23 13:38
- 作者:唐闻佳
- 来源:文汇报
改变现有就医模式
面对网上患者如潮水般涌来的提问,如今,不少医生已开始习惯将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剥离出来到网上“坐诊”,集中回答患者咨询。
7月13日,“好大夫在线”的公共平台上,有患者向瑞金医院普外科医生严佶祺提问,“左右侧甲状腺各见一枚不均质回声区,本人无任何不适,请问我目前的情况危险么?要不要手术?”接着的手机对话中,严佶祺详细查看病人的病史资料后回答:“需要手术的可能性不大,但希望能到大医院复查一个B超。”
“现在,一部分医生开始慢慢接受在网上回复患者问题,给患者就诊指出方向,对有需要的病人告知门诊挂号时间,减少那些没必要的就诊人群,提高有效门诊量。”一名医生这样告诉记者。
“移动医疗”正在改变的传统就医模式不止于此。在苹果健康App下载平台上,一款以女性生理期管理为主的App产品“大姨吗”登陆AppStore第一周就直接获得了苹果的官方推荐,排在免费总榜的前十名。从2012年1月上线至今,这款产品注册用户已接近1800万,每天采集200万女性经期数据,已形成2亿多条数据库——没有一家妇产科医疗机构可有如此海量的数据。通过设置几个参数后,这个创业团队就发现了一些奇妙的规律,比如,周一来月经的人数比周末要多30%,月圆时来月经的人数要比月圆前后来的高10%……
“当年,美国加州大学医学系历时6个月跟踪采集了5万名美国女性的经期数据,为当时的制药公司、医学研究机构的科研提供参考。由于传统收集方式费力、成本高,此后没有机构开展过类似跟踪,这项过时的数据至今还在被引用。如今,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利用移动医疗平台获得更大的数据,相信能发现更多规律,指导临床与科研。”“大姨吗”创始人柴可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妇产儿童医院已经与“大姨吗”合作相关数据研究。
和柴可同在北京的张遇升则在绘制另一幅“移动医疗”的蓝图。这个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科生正在打造一款服务医生的医疗App——“杏树林”。通过推送国际医学期刊最新进展,“杏树林”试图打造“口袋里的医学文献”。令张遇升欣喜的是,“杏树林”已经覆盖中国15%的注册医师。
“期望病者得其医,医者得其敬”,张遇升喊出的口号,记者起初不解。“你提供的医学文献推送、手机病例记录都是针对医生的,患者能从你这款应用中得到什么好处?”
“我也曾是学医的,我相信,通过更好地服务医生,从而服务患者。”这是这名学了八年临床医学的互联网创业者的“医学梦”。
共3页: 上一页 [1][2]3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