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7-23 13:38
- 作者:唐闻佳
- 来源:文汇报
自从当了母亲,“80后”白领卞云手机里的各类照相软件、美食搜索、游戏应用就停止了更新,取而代之的是“口袋体检”、“用药助手”、“春雨掌上医生”……都是健康医疗类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这些应用除了可以自测脉搏、视力等,还会“解说”医院开具的检查报告,或联络三级医院的医生在线问诊,俨然一座手机里的“移动医院”。
这种“24小时无处不在”的医疗体验与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就医情形构成鲜明反差。这场以“移动医疗”为关键词的新浪潮不仅满足了移动互联技术弄潮儿在医院围墙之外淘金的梦想,也正在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
身体不适问手机
“癌抗原50(CA50):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向卞云解释这项单位体检新项目的,是她手机里的一款App应用——“春雨掌上医生”。
卞云已经很习惯端着手机向“春雨掌上医生”咨询吐奶、湿疹、腹泻等育儿烦恼。“遇到任何头疼脑热,先去‘症状自查’栏目看看大概是什么方向的毛病,不行可以在线问医生,这些应用不是让我们从此不上医院,而是教我们更关心自己的身体。”她说。
成立于2011年夏,这款应用喊出的口号正是“身体不适问春雨”,年轻的设计团队直言他们专注于“医院围墙之外的健康咨询与简单问诊”。目前,这款应用的3.0版本几乎涵盖了一家综合医院的所有科室,用户数突破800万。
在医院围墙外淘金的不止“春雨”。另一个医疗健康类App人气下载——“好大夫在线”在2006年就开始绘制“移动医院”的蓝图,起初,是在网络上搭建在线咨询平台,如今,又把平台搬到了移动客户端上。
经过7年发展,“好大夫在线”已收录了全国31个省市和地区的3200多家正规医院、30余万名医生。每天,这个问诊平台上活跃着5万余名各地正规医院的专家,而来自于移动端的PV量(包括页面浏览量)则超过450万,意味着这个平台每天要回答上万个医疗问题。
“春雨”、“好大夫”背后,是令年轻创业者兴奋不已的“移动医疗”浪潮。目前,仅在苹果手机上,医疗健康类App就有1.3万多款,大致可细分为健康咨询类、健康传播类、健康管理类等。那些人气应用多达数十万的下载量,暗示着民间汹涌的健康需求。
捡拾医院围墙外的金子
“在我国,医疗资源的稀缺是主要问题,由于大量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许多外地就诊患者都得面临很大难度,一是挂号难,二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经济成本。”“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曾亲身体验过“就医难”,当年,这个准爸爸经常陪怀孕的媳妇去医院做检查,但好几次到了医院后才发现,要找的医生停诊了。彼时,仅有很少的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且内容长期不更新。可否建立一个公布医生出停诊信息的公共平台?这是“好大夫在线”创办的原因之一。
抓住公众的就医需求,尤其是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部分,这是创业者眼中的商机,用他们的话说,是“捡拾医院围墙外的金子”。
“好大夫在线”的手机App有个响亮口号:“帮你找好大夫”。目前,这款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在线咨询,还可以满足在线查找相关疾病的权威医生、联系医生预约转诊、查看其他患者对该医生的评价(满意度)等。王航向记者描绘了这样一个真实的用户体验:一位在兰州的患者要找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看病,在就诊前专家需要患者注意很多事项,比如用药问题、检查情况等,通过“好大夫”的网上与电话咨询,这位患者在就诊前联系到专家本人,避免了因不必要的错误延误就诊。
面对医疗知识不对等的现实,中国病患眼里“不必要的错误”可以概括为两点:看错病、走错门。“移动医疗”正试图解决这两个问题。
改变现有就医模式
面对网上患者如潮水般涌来的提问,如今,不少医生已开始习惯将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剥离出来到网上“坐诊”,集中回答患者咨询。
7月13日,“好大夫在线”的公共平台上,有患者向瑞金医院普外科医生严佶祺提问,“左右侧甲状腺各见一枚不均质回声区,本人无任何不适,请问我目前的情况危险么?要不要手术?”接着的手机对话中,严佶祺详细查看病人的病史资料后回答:“需要手术的可能性不大,但希望能到大医院复查一个B超。”
“现在,一部分医生开始慢慢接受在网上回复患者问题,给患者就诊指出方向,对有需要的病人告知门诊挂号时间,减少那些没必要的就诊人群,提高有效门诊量。”一名医生这样告诉记者。
“移动医疗”正在改变的传统就医模式不止于此。在苹果健康App下载平台上,一款以女性生理期管理为主的App产品“大姨吗”登陆AppStore第一周就直接获得了苹果的官方推荐,排在免费总榜的前十名。从2012年1月上线至今,这款产品注册用户已接近1800万,每天采集200万女性经期数据,已形成2亿多条数据库——没有一家妇产科医疗机构可有如此海量的数据。通过设置几个参数后,这个创业团队就发现了一些奇妙的规律,比如,周一来月经的人数比周末要多30%,月圆时来月经的人数要比月圆前后来的高10%……
“当年,美国加州大学医学系历时6个月跟踪采集了5万名美国女性的经期数据,为当时的制药公司、医学研究机构的科研提供参考。由于传统收集方式费力、成本高,此后没有机构开展过类似跟踪,这项过时的数据至今还在被引用。如今,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利用移动医疗平台获得更大的数据,相信能发现更多规律,指导临床与科研。”“大姨吗”创始人柴可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妇产儿童医院已经与“大姨吗”合作相关数据研究。
和柴可同在北京的张遇升则在绘制另一幅“移动医疗”的蓝图。这个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科生正在打造一款服务医生的医疗App——“杏树林”。通过推送国际医学期刊最新进展,“杏树林”试图打造“口袋里的医学文献”。令张遇升欣喜的是,“杏树林”已经覆盖中国15%的注册医师。
“期望病者得其医,医者得其敬”,张遇升喊出的口号,记者起初不解。“你提供的医学文献推送、手机病例记录都是针对医生的,患者能从你这款应用中得到什么好处?”
“我也曾是学医的,我相信,通过更好地服务医生,从而服务患者。”这是这名学了八年临床医学的互联网创业者的“医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