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9 22:42
- 作者:郑少丽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成都市医学信息所副所长龚怀宇
12月5日-8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卫生统计及信息化建设交流研讨会上,成都市医学信息所副所长龚怀宇就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了相关报告。会上她主要从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推进情况和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三方面来介绍,会上她强调要加大对卫生信息标准推进的培训工作力度,继续完善在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
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推进情况
统筹规划 明确目标:
• 建设原则:统筹规划、遵循标准、支撑改革、惠及民生
• 建设框架:一个中心数据库、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三级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络、居民医疗健康“一卡通”
• 建设目标: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建立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功能完备、安全有效的卫生信息体系,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协同
制定标准 强化培训:
• 管理层面:编制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主要技术规范及要求(试行)》、《区(市)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主要技术规范及要求(试行)》等6个配套文件,由市卫生局下发
• 技术层面:编制《成都市EHR(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标准与信息交换规范》、《成都市EMR(电子病历)数据标准与信息交换规》、《成都市区级平台系统接入规范》、《成都市医疗资源信息共享规范》
• 编制培训教材,开展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用“持证上岗”培训
强化管理 全面推进:
1、加强中心数据库和市级平台建设
• 成都市市级平台(一期)于2012年5月29日通过验收,投资2300万,接入14家试点单位(含6个县级平台、4家公共卫生机构、4家市属公立医院)
• 下发《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上传工作流程(试行)》和《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上传要求及管理规范(试行)》,指导和规范接入单位上传数据质量
• 试点期间每月3次向市政府医改办上报《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旬报》
• 完成市级平台二期建设可研报告和专家论证
2、完成市级平台移交
• 市级平台实行代理业主制,验收后逐步移交至我所。逐项对项目的《竣工档案文档》和《资产档案文档》进行交接,建立了完整的档案
•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集中办公,制定相应工作制度和流程,开展市级平台数据监控工作,涉及接入单位数据的解析、校验、入库,平衡报表-收入情况分析 ,平衡报表-业务量情况 ,网络稳定情况等
• 数据监控情况在《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专报》上通报
3、启动全面接入工作
• 组织尚未接入市级平台的14家区(市)县平台厂商的接口开发人员和8家医院HIS、LIS、PACS的接口程序开发人员培训
• 成立全面接入项目工作组,编制《全面接入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接入工作手册》,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人员分工,建立了项目工作例会和通报制度
• 下发接入相关文档,协调成都市云计算中心,统一规划接入单位IP
4、开展县级平台建设督导
•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到区(市)县对县级平台建设情况进行督导与协调
• 针对县级平台建设中存在问题和专业机构的评估报告,制定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 针对区级平台存在的共性问题,从市级平台着手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起草了关于县级平台整改的指导文件
• 组织技术人员建立数据质量测评场景,指导和协助县级平台按照标准规范开展建设
5、居民健康卡工作
• 卫生部第二批居民健康卡试点城市
• 参加四川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组织的居民健康卡建设考察,学习鄂尔多斯和佛山市的先进经验
• 完成我市居民健康卡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编制了《成都市居民健康卡实施意见》、《成都市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方案》、《成都市居民健康卡建设技术方案》和《成都市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等
•
6、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 为使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更加符合医改要求,提出了《成都市城乡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增加电子病历和集中式改造建设方案》,目前已完成2个区县的电子病历模块试点
• 全市统一部署的《成都市社区(村)卫生站(室)信息管理系统》于今年2月通过了专家验收
• 村卫生站(室)系统全面使用以来,已完成软件优化升级2次
7、市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 开展成都市市级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调查,参与市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工作会议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督导检查
• 推进医院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在对部分医院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确定成都市医院数据交换平台示范单位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市公立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通知》,由市卫生局下发
• 目前有4家市级公立医院正在开展医院信息平台示范点建设
8、公共卫生机构建设
• 对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总体规划提出建议意见,积极参与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疾病监测与管理信息化应用调研
• 作为代理业主参与市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完成了合同签订、项目管理、费用支付并提供机房环境。在省卫生厅统一部署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成都市卫生执法监督数据平台,并与市监察局、工商局相关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 项目于今年10月24日通过专家终验
9、其它工作
• 召开2012年成都医学会卫生信息专科分会年会,召开2次专委会,组织3次专家座谈
存在问题
(一)标准规范贯彻落实需加强
• 承建公司对平台标准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建设水平和架构参差不齐,县级平台、基层医疗机构分别由不同承建公司建设,均声称符合标准,相互推诿,协调难度大,已进入市级平台的数据质量不高
•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如传染病直报系统)对地方没有开放数据接口,“烟囱”数据依然存在
(二)信息化功能模块需增加完善
•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应用的是基础功能模块,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系统(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等)建设和综合卫生管理系统还缺乏相对完善的功能模块支持
• 个别基层医疗机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不愿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和流程, 数据填报随意和不规范,影响系统发挥应有作用
• 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应用及管理的同步性有待加强
(三)硬件建设和网络条件需改善
• 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硬件配置参差不齐,个别机构硬件网络不能支撑系统全面正常运行
• 全市缺乏统一的“卫生专网”,仅有7个区(市)县三级网络能够达到100%覆盖率
(四)经费不足
• 卫生信息化建设缺乏财政投入运行机制
• 各区(市)县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差异性较大,建设效果也随之不同
• 缺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激励机制和运行模式, 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和后期维护运营将造成不利影响
(一) 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协调需要加强
• 四川省卫生厅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采用的是“软件统一开发、硬件招标、服务外包”模式,全省基层使用的是省卫生厅统一开发的软件,而我市在此之前已实施了基层项目,在国家统一配置的硬件和培训经费等方面需要加强衔接和沟通
• 目前全市村卫生站系统虽然已完成部署和应用,因我市新农合划归社保部门,目前未能实现刷卡报账,与社保部门进行了沟通协商,目前尚未达成一致
• 市级公立医院上传数据的完整性较差
• 居民健康卡发放模式尚未确定,需要得到相关行政部门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下一步工作
(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功能
l 自建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区(市)县严格执行《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主要技术规范及要求(试行)》,升级完善系统
l 全市统建的基层医疗机构,增加电子病历功能模块,并将原有系统的分散式架构改为集中式架构
l 推进村卫生站信息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与社保部门的协调,力争在村卫生站(室)看病实现刷卡报帐
(二)持续推进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工作
• 完成22家单位接入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工作,强化数据监管,规范数据质量
• 开展市级平台二期建设项目立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 待居民健康卡建设模式确定后加大推进建设力度
• 在平台数据基础上开展卫生决策研究咨询、医改监测和卫生数据分析
(三)加强指导和督促力度
加强督查和技术指导,督导各区(市)、各医疗机构在县级平台建设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现有标准规范,开展信息建设项目评估,及时通报督查情况
指导各单位按照《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方案(2011-2015)》、《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等开展系统建设
(四)积极探索信息体系服务外包新模式
• 为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将全市卫生信息体系运营和维护委托第三方统一外包
• 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信息资源开展增值服务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