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1-07 09:14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冬日里的一个黄昏,我走在西城区西什库大街上,空气中雾霾还没有散去,路边的街灯亮起,在迷雾中散发出昏黄的光,让人感觉有些清冷与暗淡……
在采访结束回家的路上,受访者对于信息化建设认真求索的态度、对于当下热门IT技术的深刻理解、还有对国家政策的剖析解读都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一线30余年的他,熟谙信息化建设之道。对于医疗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任何突发事件,对于新技术不骄不躁,保持着沉着冷静的态度,他就像一个“攻坚兵”一样,对于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时刻保有着军人一般的警惕性,又随时准备应对一个又一个有待攻克的信息化难关,他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马靖翔。
北大医院创建于1915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国立医院,也是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经历多次院系调整,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两校再次合并,随之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其位于北京老皇城内,二环内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距离中南海最近的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随着周边4号线、6号线地铁的开通与新门诊楼的建成,北大医院日门诊量突破了一万。
点开北大医院网站的院区图,你会发现,院区间分布比较分散,随着新院区的落成使用,为了方便患者来往于新旧院区,北大医院特设摆渡车帮助患者更快的到达就诊地点,这也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每天北大医院新旧院区之间的摆渡车都在地下四层的通道里风驰电掣般来回穿行,这是在其他医院不会见到的一个特殊景观,记者亲身体验,确实既方便又快捷。
踏入北大医院宽敞明亮的门诊楼,来往患者络绎不绝,院内服务人员站在服务台前为患者提供咨询,专业热情的接待解答患者的各种提问,在询问了计算机室的具体位置后,记者来到了之前的预约采访地点。
约访马靖翔很顺利,按照之前约定的时间我提前到了10分钟,计算机室的大门紧锁。到了约定时间,我拨通了马靖翔的电话,电话的另一端他抱歉地解释说由于工作会议的原因迟到了,让我稍等,他马上赶来。过了几分钟,身穿白大褂的马靖翔出现在我眼前。因为之前的多次落地活动,我跟马主任很熟悉,每次与之见面,他总是笑脸相迎,一副慈祥面容。“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他满脸笑容与我打招呼,温暖热情一如往常。正因为之前的彼此熟知,与他的采访过程,并非与他人般那么正式严肃,摒弃了束缚与紧张情绪的我,与之对话起来更像是一位向熟悉师者讨教的学生,氛围十分轻松。
IT助力医院发展进入快速路
从行业建设的程度来说,信息化建设最先进的莫过于金融与电信医疗行业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引下,从收费系统的研发上线开始,HIS、LIS、PACS、医生站、护士站陆续应用,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也在近10年间加快了脚步。
记者:作为信息主管,您怎样看待信息化建设?在您看来,信息化对于北大医院来说意味着什么?
马靖翔:做IT的人都知道,信息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我本人经历了计算机网络由粗缆、细缆、到双绞线以太网络的全过程,之前计算机处理能力很低,只能通过网络集线器将几台机器联起来用。随着高性能网络交换机处理能力的增强,以太网络随之迅猛的发展起来。可以说,信息化在医疗领域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历史变革发展起来的。之前病人问诊,医生为病人写病历都是人工的,手写病历,认真的老专家一写就是两三页纸,拉长了患者就诊的时间,老专家也付出了很大精力,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很低,还容易引发错误。随着医院业务需求的不断提出,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也随之推进。
北大医院建立于1915年,到2015年,北大医院就有100年历史了。新京报曾在2011年对全国三甲医院进行综合实力评选,北大医院排在协和医院、301医院之后,在北京所有的参评医院中位居第三。说明我们作为“百年老店”,具备很强的专业实力。其中我们的泌尿、肾内、皮科、妇幼等特色科室在全国来讲都具有相当高的科研与医疗实力。对于这样一家历史悠久、科室门类齐全、专业实力雄厚的大型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要说信息化对于北大医院目前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就是“中枢神经”。目前我们的门诊量已经超过了1万,信息系统一旦出现丝毫纰漏,不用很长时间,就10分钟,警察就会上门,首先排查是不是有人恶意破坏,因为社会影响力太大了。
记者:根据您之前所说,目前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经过我的走访,也得知目前全国各地的大小医院都在加快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其中不乏一些标杆医院的特色应用,请问北大医院这边目前的特色应用有哪些?
马靖翔:医疗信息化的建设目前在国内呈现出发展不太均衡的现象,发达地区的三甲医院与偏远地区的小医院,无论从医疗资源、医疗能力还是从信息化建设程度相比起来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我相信这一差距会被逐渐缩小。
去年,随着我院新门诊楼的启用,随之上线了新的发药叫号系统,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因为设计比较人性化。在药房的大厅里,我们新设置了120张椅子,患者可以通过语音叫名与屏幕滚动叫名来确定是否轮到自己取药;一次、二次候诊系统也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应用。患者拿到病历条以后在候诊大厅内等候叫号,大屏幕会滚动出现医生在给哪位患者看病,提醒下一位做准备。二次候诊是进去诊室门前,也会有滚动叫号系统,叫到你你再进去。候诊系统的上线,打破了以往无秩序就医的旧面貌,使得诊室里患者能够有序就医,提高了医生的看病效率,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由于该系统的成功运行,吸引了国内一些兄弟医院前来参观,像协和、北医三院等医院都来我院参观借鉴过。还有我们去年5月份正式上线的检验系统,院方做了1000多万的投入,上了两套自动流水线,使患者在抽血检验等结果的流程大大缩短,使北大医院的检查化验系统应用上了一个新台阶。
共4页: 1 [2][3][4]下一页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