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1-23 14:40
- 作者:韩璐
- 来源:互联网
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推行的一年时间里各试点积累了一些经验,专家们表示把握住三个环节,可以将临床路径管理做得更好。
“在临床路径的试点中,医院应注意摸清成本核算底数,为进一步开展单病种费用控制工作打好基础。”在日前结束的卫生部外科专业临床路径培训班上,与会专家提醒来自23个省、市73家医院的试点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要注意试点工作中的几个环节。
有利于展开成本核算
与会专家表示,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利于医院展开成本核算,摸清底数,为进一步开展单病种费用控制工作打好基础。
“比如阑尾切除手术的定价是237元,我们总说收费太低了,但收多少才是合理的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可以看到,手术当天需要1名麻醉师、3名外科医师、1名上台护士和1名巡回护士共同工作1小时左右,人力成本就可以测算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姜可伟建议,医院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时,可以把诊疗成本按照医嘱部分(主要为可收费项目)、不可收费耗材部分和人力成本部分一一核算清楚。
与优质护理服务相配合
姜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北大人民医院同步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士拿出了更多的时间走进病房,观察病情,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当执行路径发生变异时,由于护理人员会跟患者耐心地解释,所以避免了投诉和纠纷。
与会专家还指出,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对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医院应根据临床路径的计划要求,重新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岗位的职责,制定符合实施临床路径科室的护理质量考评标准。
执行临床路径不能“宽进宽出”
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试点科室,入径率成为一个被关注的指标。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综合组组长、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梁铭会认为,部分试点医院试点病种入径率低,变异和退出病例较多,这跟试点病种选择不当有一定的关系。他强调,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应该是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的常见病、多发病,应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梁铭会表示,评估标准不包括入径率指标,因此完成多少不是关键,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才是评估工作关注的重点。(来源:健康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