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科技兴医 | 清镇市第一人民风采
科技兴医 | 清镇市第一人民风采
  • 2019-07-15 15:49
  • 作者:佚名
  • 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医院简介】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承担全市近53万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和保健任务,是清镇市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1996年成功创建“爱婴医院”,清镇市孕产妇急救中心、全市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心设在我院,清镇市120急救中心挂靠我院。医院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562张,医院拥有Echelon 1.5T核磁共振、西门子双源CT、氩氦刀、飞利浦和西门子等彩色B超多台、经颅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机、鼻窦内窥镜、膀胱镜、腹腔镜、全进口纤维胆道镜,大族科瑞达HANS-H75型75W钬激光、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镜、电子胃镜、肠镜、欧美达麻醉机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

【科技兴医关键词】县级医院移动多功能监护仪在护理临床的应用

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被称为生命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所以,才会有我们看到的情况,护士每天多次的去测量生命体征。不仅仅是为了监测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更是为了预防,控制减少院内感染和(或)其并发症的发生。而测量的这些指症的数值护士都会记录,并整理进行动态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尽快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或治疗。为了护理的便捷及安全性我们借助移动式手持多功能监护仪,实现对每天的生命体征监测的日常事务变动轻松、准确、实时。

【科技兴医实践录】

项目简介包括: 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被称为生命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所以,才会有我们看到的情况,护士每天多次的去测量生命体征。不仅仅是为了监测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更是为了预防,控制减少院内感染和(或)其并发症的发生。而测量的这些指症的数值护士都会记录,并整理进行动态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尽快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或治疗。为了护理的便捷及安全性我们借助移动式手持多功能监护仪,实现对每天的生命体征监测的日常事务变动轻松、准确、实时。 多功能监护仪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医疗器械,他可以把病人的体温、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呼吸(RESP)等参数显示出来,通过移动式多功能监护仪实现在床旁完成,提醒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进行抢救的一种监护系统,是医护人员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器械。 

传统的监护仪一般通过串口与主监护室相连,布线不方便而且仅局限于手术过程和ICU病房的监护,限制了其使用价值,不能满足所有临床科室的使用。本设计方案是一套移动查房巡床的生命体征信息采集信息系统,通过一个无线网络把移动动功能监护仪的信号送入医院的局域网,使监护仪摆脱了电缆的限制,实现了医疗监护系统的无线网络化,同时通过内置的电池,可以移动到任何临床病人需要的场合。 实现监测和采集患者的体温、血氧、心电、脉搏、血压等体征数据。数据通过院内无线网络上传到医院的服务器,自动转录成护理记录,护士不用再手工重复录入。极大的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到护理服务和质量,为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供帮助。 

建设背景:根据《关于印发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0号文件精神的要求。

1、《指导意见》中第六部分: (十九)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积极优化护理流程,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效率和管理效能。推动护理领域生活性服务业态创新,改进服务流程,积极发展智慧健康护理等新型业态。  (二十一)大力发展护理产业。鼓励各地通过相关科技、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等,支持开发和创新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相关产品用品、设备设施等。结合实际和特色优势,培育一批护理产品用品、设备设施等相关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需要。

2、《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中提到,到2020年,所用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要达到更高的6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成为过6级的门槛。

3、生命体征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监测并及时正确记录生命体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文书,临床要求高,以往临床工作量大、病人多、病情重的情况下,医院对住院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时护士常规用体温计、电子血压计到患者床边去测量生命体征,然后再抄记下每个病人的具体体征数据,待测量完后再人工一个一个把患者的数据填写到三测单及护理记录单上,传统的采集方法费时费力;护士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填写护理文书,以至于护士留给患者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提高生命体征采集的准确性、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受到了医院护理管理者、信息及工程人员的关注。 生命体征检测信息采集终端(生命体征监护仪+生命体征采集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打破以往测量生命体征后要用人工记录及填写的传统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测量后直接快捷、准确将患者生命体征直接导入护理文书的三测单及护理记录单上,节省护士填写时间。 

建设过程:使用WiFi方式: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更快的数据速率,部署及使用比较便捷方便,但同样对接口的硬件具有相当高的性能要求。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无法与普通的单片机相连,需要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会增加硬件的复杂度和软件的成本,同时WiFi的高功耗对电池供电及WiFi的低能耗提出要求。借助病区移动护理的无线网络,信息中心部署移动多功能监护仪应用服务器一台,其次病区无线网络与应用服务器网络互联互通。实现在床旁护理人员对住院病人进行测量体温、血压、呼吸、指脉氧等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就能自动同步到护理记录和体温单上,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的转抄的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为什么不用蓝牙: 蓝牙具有完善的协议层,可以保证不同手持设备之间数据的自由交换,但蓝牙为了确保互换性而形成的协议包结构相当复杂,这不仅导致了其硬件的复杂性,也大幅度增加了处理量和同步处理需求,导致电池消耗迅速增加,对环境的要求更为复杂,传输距离受限。  为什么不使用ZigBee:ZigBee也是一种近距离低速率数据交换的可选设计,但ZigBee的传输速率只有250 k/s,不能满足本系统的需求。ZigBee协议复杂、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这进一步限制了中小厂商的使用。 首先在一个病区部署移动多功能监护仪1-2台,借助病区移动护理的无线网络,信息中心部署移动多功能监护仪应用服务器一台,同时与医院的HIS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其次病区无线网络与应用服务器网络互联互通。 一 接口简介 接口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WebService服务,一个是相关参数配置。接口主要涉及过程是: “ZL_CareFormData_Insert” “ZL_TemperatureFormData_Insert” 二 WebService服务 WebService要求.NET 4.5.2,安装.NET环境时建议一定要先从低版本(2.0)到高版本(4.5.2); 正常服务截图如下: 

三 参数配置 1 护理项目对码 如果接入方没有办法将护理指标名称映射为HIS护理指标名称,则接口需要将HIS护理指标与接口护理指标进行映射。

  2 指定体温项目 如果医院护理单没有保护所有体温项目,则需要配置体温具体使用那些项目,具体操作界面截图如下:   

取得成效: 实现在床旁护理人员给住院病人进行测量体温、血压、呼吸、指脉氧等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就能同步到护理记录和体温单上,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的转抄的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1.使用传统测量方式人均用时4.69分钟(不含呼吸测量时间,呼吸率按脉率的1/4计算),因此,按传统测量方法实测全部病人生命体征数据并录入电脑,人均用时至少为5.69分钟。每天严格按照体护理要求测量2次生命体征,完成35-40张病床的全部测量及录入需要6*40*2=480分钟(约8个小时)。 2.使用生命体征智能终端测量,同时测量5个项目;用时最长的血压测量完成后,其他项目已经完成(其中呼吸率测量采用呼气探头10s左右完成呼吸率实测)。因此,完成全部生命体征实测人均用时为1.03分钟。每天严格按照体护理要求测量生命体征,完成35-40张病床的全部测量及录入需要1.03*40*2=82.4分钟(约1.4个小时)。 3.两种方式对比,使用生命体征智能终端效率提高4倍以上,以前需要2名护士同时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和录入,工作2小时以上,才能保证医生及时掌握病人生命体征情况。使用生命体征智能终端后,仅需要1名护士工作1小时(或2名护士30分钟)即可完成全部测量和录入工作。节约人力1.5个护士。   

从上图两种方式测量的数据对比,使用传统方法测量人均使用的时间在4.59分钟≈5分钟,使用移动生命体征监测仪是对所有项目同时测量,按照测量时间最长的血压测量时间计算,大约0.54分钟≈1分钟能完成测量工作,同时不需要再次转抄录入。 

项目亮点:

1、生命体征检测信息终端联合生命体征采集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达到操作快捷、测量准确,工作强度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小,生命体征信息智能采集管理系统是属于医疗级产品,厂家每年会对医院的生命体征信息智能采集管理系统进行校准,所以无录入的差错,保证零差错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且能优化现有病区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理质量控制;确保护理体征数据导入的及时性、准确性,缩短书写护理文书的时间,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服务患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更好的实现体征医嘱的闭环管理,护理查房生命体征数据实时反馈,从开具体征医嘱--执行--医生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了解到病人体征数据的变化,时时掌握病人的病情。 实时异常体征报警:为生命体征超过正常范围的病人提供及时的治疗。

4、多体征一次性测量采集,测量快速;避免生命体征多次测量及操作时间长,影响到病患的休息,也提高病患对医院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 

【科技兴医主力军】

信息科成立于2010年,现有8人,其中在读研究生1人,中级3人,初级5人。现任领导为何伟主任。

信息中心的主要工作分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病案管理,范围如下:

1、根据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及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适合医院可持续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日后医院发展奠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2、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充分进行需求分析,制订出系统建立的总体技术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实施,最终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的总体目标。

3、负责全院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维护工作,制定和落实医院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4、协助、监督和指导相关科室加强对医院重要数据的管理,保证医院信息资源的完整、准确和安全。根据院内执业人员的资格,做好网络用户使用权限的设定和管理,落实信息保密制度。

5、负责组织实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

6、做好临床信息与管理信息的采集、整理、传输、汇总、分析与之相关的财务、管理、统计、决策等信息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充分、准确的参考信息。 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数字化医院,并在省内达到领先水平。将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逐步向一个高起点、高效率、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和人性化、高度可用性和可靠性、高度信息共享、高速信息处理和传输的,以病人为中心,全面面向医疗、教学、科研,以及医院管理和医院全成本经济核算的医院信息系统或医院资源计划系统所代替。这个系统将覆盖医院的所有部门并深入到医院各类业务流程的不同层面,将成为我院现代化的基础和必备标志。

【科技兴医心路谈】

 一、信息化工作体会 医院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的体会: 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随着信息技术、医学的进步和医疗体制、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在相对静止中动态变化的和永无止境的。所以,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伴随相应的资金投入来支撑。 信息化发挥直接作用的是承载医院管理的应用软件,它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化。由于管理需求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所以信息化的应用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医院管理应用软件需要适时地调整。这决定了医院管理应用软件不同于其它软件产品,如果缺少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购买技术服务,所以医院管理应用软件的售后服务资金保障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医院信息化建设本身虽然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能够提供科学的管理手段、能够高效处理业务、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简化就医流程、能够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能够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所以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来自于“工作效率、医院管理水平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间接效益。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来自于它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而不应以直接的经济效益来衡量。要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分阶段实施目标。做好总体规划是建设好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第一步,建设信息化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步到位。要依据国家政策、医院实际情况考虑近期的需求和远期的发展目标,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二、信息化建设带动医疗变革 近年来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互联网+的模式进行,贯穿从患者院前、院中、院后三方面的医疗活动中,以及各医保的跨地区、跨省的异地结算,再到省、市、县、乡患者享受到医疗专家的远程医疗和分级诊疗的每一个环节,而每一次的信息技术运用都是一次医疗的变革。 今后我们将不断夯实数字化医院建设成果,围绕着国家医改的方针政策,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提升医院信息系统,更好的服务患者为目标。

三、科室建设心得 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建立一支懂医疗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管理规范、技术过硬的信息团队,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中心需要包括数据安全、数据统计分析、软硬件综合运维等多方面的专业创新人才,才能立足长远发展。 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全新全意为肿瘤患者服务”的宗旨,遵循“仁于心、勤于业、精于术”的院训,用信息化的先进手段努力建设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的肿瘤专科医院,做得医疗服务“有力有据”、质量可控、效能显著、可持续发展,切实为医院培养懂管理、懂技术的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科技兴医  百强  成果展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