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科技兴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采
科技兴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采
  • 2019-06-25 16:39
  • 作者:佚名
  • 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医院简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的综合性三甲医院。2018年底,在岗职工5157人,开放床位2053张。医院有37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十多年来门、急诊量始终居北京市前列。2018年服务门急诊患者近430万人次,出院患者逾11万人次,完成手术6.3万例次,平均住院日为5.51天/人次。医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名,以及国家千人、青千、杰青、优青以及卫生部突贡专家等,组成了杰出的专家队伍。 

【科技兴医关键词】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智能辅助临床与患者服务

北医三院信息化工作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云计算、移动技术应用,加强临床与科研管理和改善医疗服务。一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建设,打造契合临床诊疗流程、高效实用的综合性临床决策支持体系,以提高诊疗效率、减少医疗差错、提升医疗质量。二是解决科研数据采集和处理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管理云平台,从而提高科研产出的速度和质量,全面支持临床科研工作。三是综合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覆盖院前、院中、院后全诊疗服务流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应用,创新惠民服务体验。

【科技兴医实践录】

一.建设过程:

1.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CDSS)建设:结合自身十年真实病历库,结合国际权威BMJ循证医学体系,建立双引擎辅助诊疗模型,构建规则应用平台、病历质控平台、知识检索平台,实现面向临床的辅助临床诊疗决策、多维综合临床预警预测、实时统一病历内涵质控、语义知识检索服务。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病历多层次医疗术语抽取:在本体的术语标准化基础上,以极细的颗粒度,对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治疗手段、治疗效果等实体进行提取,并按照时间关系加以组织,最终完成病历的后结构化处理,为形成医院临床最佳实践库提供数据支撑。利用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来搭建诊断及治疗方案推荐模型,实现智能化诊断及治疗的辅助决策。系统异步通讯:CDSS与临床应用系统采用异步通信,在提供推荐、提醒服务的同时,不影响临床业务处理速度,提供非打断式提醒服务。

2.临床科研一体化管理云平台建设:临床科研一体化云平台包括了以临床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临床数据库、以临床随访、生物样本库为主要内容的课题数据库,实现了临床科研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应用。关键技术包括:(1)私有云与混合云的应用模式:在医院端及云端部署专用防火墙,制定完善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用双链路光纤直连方式,保障网络访问及数据传输的安全,支持异构系统部署和节点资源灵活调整配置,采用Hadoop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技术。(2)利用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实现病历后结构化;采用机器学习,形成知识图谱;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应用词性相似度的算法实现诊断、症状、手术等的同义词库建设;内置R语言和22种统计模型实现科研数据的统计分析。(3)实现跨表单、跨课题利用。通过与院内数据对接,智能化随访管理和多种质控方式,减少手动转录差错,加强数据规范。

3.创新互联网便民惠民服务: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面向就诊患者及社会公众,提供覆盖门诊及住院,院前、院中、院后全诊疗流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关键技术包括:(1)基于集成平台实现了患者统一身份管理,术语及字典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通讯配置统一管理。结合全量数据中心,实现了院内、外信息的全面集成共享,保障高可用性、实时性和一致性。(2)通过网络安全策略、后台服务管理、数据同步更新机制等,实现内外网数据共享及时准确,打通互联网服务与院内信息的交互渠道。(3)通过线上医疗服务App、微信服务号、综合预约平台、多功能自助机等为患者提供线上预约挂号、线上咨询服务、门诊住院预交金线上支付、报告查询、智能导医、信息提醒推送等准确、丰富的服务内容,以及灵活自主、高效、体贴的服务体验,提高群众获得感。(4)通过综合远程医疗平台,推动院内外信息共享和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二.取得成效:

1.提升临床诊疗决策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误诊率,缩短了诊疗时长,提高了病历管理质量。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推荐诊断平均覆盖总诊断数的81%,在有诊断推荐的病历中,各年龄段的前三命中率平均86.44%,命中比例高达93.33%。分析某科室2018年12月的病历问题数,同比2017年减少了66%。

2.提高科研数据利用质量 促进科研发展:科研平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后结构化病历1384万余例,分词后共产生2896个科研变量,加上结构化变量4550个,共产生7446个科研变量供使用。利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和微信随访系统完善数据采集,支持随访患者14万余例,促进了医生科研产出和医院学科发展。

3.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提高患者满意度:线上医疗服务开通以来,有效的患者咨询订单近3.5万余单,患者对咨询医生的满意率接近100%,满分好评占比95.94%。线上预约挂号542万人次。预约检查检验服务近56万人次。移动扫码结算40万余次,基于微信平台结算12万余次,住院患者预交金线上支付3万余次。实现覆盖全国28个省的异地医保患者、新农合住院患者直接异地结算,结算金额超6亿元。缓解挂号难题,减少患者排队等候和多次往返时间,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秩序。

4.获得相关奖项:2019年,“智能辅助支持临床决策 信息助力提升医疗质量”荣获 中国医院管理案例 信息管理主题 “十大价值案例”信息组第一名、“十大人气案例”和“总决赛铜奖”。“线上医疗服务”入选2019“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十大案例。2018年,“建立资源中心支持临床科研与运营管理”项目荣获亚洲医院管理奖-科技创新(ICT)最佳实践项目卓越奖。北京地区医院信息化惠民服务评比 “十佳医院”奖。

三.项目亮点。

1.双引擎驱动 实现智能化诊断及治疗的辅助决策: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CDSS),基于成熟有效的BMJ循证医学知识库、临床指南,提供要点式、精准化标准逻辑支撑;同时结合我院近10年的真实病历库CDR作为数据基础,挖掘医院优质病历中的真实最佳临床实践案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数据挖掘建模,形成精准的、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为临床推荐本科室、其他科诊断、罕见病、伴随疾病,列表按概率排序,辅助临床实现精准治疗。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创了临床诊疗新模式。

2.实时统一的病历内涵质控:搭建智能化病历内涵质控平台,通过对病历结构化解析,实现实时、统一标准的病历数据的智能化问题检出,辅助临床医生在书写病历环节及时发现缺陷、修改缺陷。强大的医学知识库支撑,并将检索服务集成于业务系统,提供融入业务系统的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服务。

3.临床科研一体化管理:通过私有云、混合云应用新模式打造院级科研平台,构建基于Hadoop的医院生态系统,实现临床、科研病历数据的一体化采集、独立存储和应用,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用自然语言处理后结构化临床病历,提供人工智能、词性相似度算法、搜索引擎,内置R软件和常用的医学统计模型供研究者灵活选择,平台自动生成统计分析结果。提高科研数据获取、整理、分析速度,以数据驱动研究。

4.创新线上咨询服务:通过线上医疗APP搭建医患沟通新桥梁,使公众居家也可向医生咨询疾病就医情况。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院内服务延伸至院外。预约线下号源等特色功能,有效地降低了“小病跑大医院”的概率,足不出户就可与专家一对一交流,有助于引导合理就医,缓解外地患者就医难题、减少就医成本,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科技兴医主力军】

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执行部门,也是面向医院各部门、全院职工、公众的信息化服务团队,设有技术应用科、数字资源科和项目管理科。现有职工41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7人,硕士学历23人。具有计算机或相关专业背景的职工占68.29%,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的职工占17.07%,具有管理相关专业背景的职工占14.6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技术支持能力和丰富的信息化建设经验。

【科技兴医心路谈】

北医三院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系统集成、数据融合阶段后,正在深入开展智慧临床、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团队注重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产品、人员、管理等方面抓好细节,勇于探索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以数据驱动发展,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迈向新高度。全面保障临床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就医服务、精细化运营管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科技兴医  百强  评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