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议活动 >  【老龄化】北京市将建设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试点
【老龄化】北京市将建设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试点
  • 2016-05-04 16:40
  • 作者:孙杨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以上老年人1.43亿,约占总人口10.5%。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使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表示,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针对“我国养老设施和服务无法应对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由中国社会福利院与养老服务协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民政局共同携手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题,围绕“发展要素”、“体系建设”和 “经验分享”三大板块进行主题讨论,共同探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

借力政府、市场、人才因素助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慈爱嘉养老服务创办人姚莉女士

慈爱嘉养老服务创办人姚莉女士主持此次会议并指出,社区居家养老所依靠三大发展要素, 一是政府、二是市场、三是人才。唯有这三方共同发力,才能助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发展。

从政府角度出发,本次会议特邀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出席会议并发表“推进社区养老 服务驿站建设,打造社区居家养老的‘总服务台’”主题演讲。李红兵表示,为完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16年将制定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未来将建设150 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试点,将通过试点驿站与社区各类居民服务设施做好对接和统筹工作,通过政府支持和委托社会力量开展连锁化运营,打造老年人身边具有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精神关怀、助医助餐等服务功能的“总服务台”。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

从市场角度出发,解决养老问题的最大瓶颈问题就是“支付问题”。作为保监会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课题组试点单位的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尝试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业务”。万鹏总裁表示,“以房养老”已经在国外实践的很成熟了,但是在中国我们还在不断尝试,截至目前数据表示,最高获取养老金可达每月1万9千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试点城市的试点工作都在顺利推进中。“以房养老”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显著改善了退休生活质量,还解除了老年人对生活没有保障的担心,让老年人放心花钱消费,学会去享受养老产品和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希望“增加养老收入”和“居家养老”的两大核心需求。

从人才角度出发,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快速增加,中国劳动人口的数量却逐渐减少。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养老照护行业的人才缺口已达千万。对此,摩根大通银行(中国)公司牵手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发起“新动力——中国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项目”,让养老服务走进大中院校。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佳女士表示,此培养项目,是以养老服务行业这一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需求为切入点,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与发展问题,也解决了中国养老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

德、丹、加、英、日国际养老服务实践分享

【德国:家庭医疗体系与居家养老】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实行已有20年。目前,专业居家护理已经成为解决德国老龄化所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德国的社会法中,针对居家护理设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护理等级的认定、护理内容的标准、护理目标的标准、各项护理收费的标准等。

德国老年人生活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居家养老,即居住在家中,生活能够自理,不需要护理;一种是社区养老,即居住在家中,生活部分自理,但需接受移动护理服务或由家人护理;另一种是机构养老,即入住在养老院/护理院,接受护理或康复治疗。但整体而言,绝大部分德国人愿意在年老时继续居住在原有社区环境中。

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因素,逐步出现护理需求,德国大部分老年人会选择继续居住在家中,由家人或专业护理机构提供流动性护理服务。只有在健康状况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入住养老机构。另有一部分经济情况优越的健康老年人,较早入住高级养老公寓,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优质服务。

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政府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三级补贴:护理级别1,每月450欧元;护理级别2,每月1100欧元;护理级别3,每月1550欧元。与养老院养老不同,只要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均有补贴,而养老院养老只有在个人和子女资金告罄的情况下,政府才提供补助。

【丹麦:家庭医疗护理体系介绍】

在丹麦,以及医疗与二级医疗有明显的区分。一级医疗注重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及康复,而二级医疗主要关注治疗,同时也关注预防、早期诊断及康复。丹麦对于健康与医疗的管理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国家级、地区级、城市级。

数据显示,到2030年,丹麦80岁及以上的人数将从2010年的22.7万增加到40.2万,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55.5万。丹麦政府鼓励居家养老,并提供相应的居家护理服务。

丹麦养老院专门提供给无法在家居住的那些公民。他们可以搬进养老院,用自己的家具装饰一间房间或一间小公寓,并确保生活尽可能正常。目前,丹麦 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的五分之一居住在养老院,他们受到专业人员的照顾护理。丹麦养老院入住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83岁,平均入住时间为2.5年。

每位入住养老院的老人都拥有一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实时监控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为老人制定医护计划,并开具处方用药。处方用药将会通过网络传送给固定的药房,药房将负责把药物派送到老人所在的养老院。

丹麦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分为三个等级:专业护士、高级护理保健员和初级护理保健员。他们都接受过非常系统和专业的训练,都能够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比如给药。护理人员根据全科医生的医嘱给老人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作为补充,政府也会定期派遣医生到辖区内的养老院提供巡诊医疗服务。

如遇紧急情况或全科医生建议由医院来提供更匹配的医疗服务,老人将被送往医院,或者医院将会派医生到养老院提供救治。一旦老人的病情得到稳定和缓解,他们将会被送回养老院,这避免了占用医疗资源。

【加拿大:老龄化人口的初级健康护理】

目前,加拿大正趋向于适当支持老年人老龄化的护理和实施。以提高老年人及其护理提供者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侧重于健康老龄化、慢性疾病预防和管理以及临终关怀。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加拿大逐步形成了保障完备、体系完善以及目标明确的养老保障体系。

第一,通过制定、完善《老年保障法》、《老年补助法》、《医疗保障法》、《加拿大养老金计划》、《魁北克省养老金计划》等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为加拿大老年保障体系提供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并确保老年保障体系的顺畅运行。

第二,加拿大已形成包括老年保障金(OAS/OASP)、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QPP)以及职业养老金和政府支持的个人储蓄养老金(RPP)三大养老金保障支柱,充分保障老年人口的养老金来源。通过构建完善的全面医保,解决老年人口的医疗健康问题。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养老机构、培育扶持市场化养老、大力培训专业看护人员,建立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三,加拿大养老体系目标明确,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了保障老年人口稳定且充分申领养老金,加拿大政府构建了多维度的养老金领取计划。同时尽可能考虑到所有需要申领养老金的群体,并制定相应的养老金领取规定。如在获得申领养老金资格之前,为遗属专门制定了遗属补贴、遗属津贴等保障项目,确保养老金领取空白期可能带来的生活水平的下降,尽可能保障所有的老年群体获得养老保障。通过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以期达到每一位合法老人能够得到应有保障的目标。

第四,实现保障水平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加拿大的养老金从无到有,从低水平保障到跨入全球高水平保障,再从极高的保障水平回归到与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衡的、合理的保障水平。人口结构的老化、长期的经济衰退,给原有的高福利保障水平下的财政收支平衡带来极大的挑战,加拿大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实现了养老保障的合理回归。

第五,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对于进入护理安老院的老人,只需将其养老金收入的 80%上缴养老费,其余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财政代为支出。如进入护理安老院老人的月养老金收入为 1400 加元,只需交纳其中的 1120 加元,其余的 3360 加元则由政府代为缴纳,充分发挥税收在代际、贫弱间的调节作用。既实现对老人晚年生活的保障,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

【英国:应用技术和职工技能进行有效的居家护理】

在政府层面,英国居家养老主要由卫生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地方社会服务局管理。1948年工党政府根据贝弗里奇报告的核心原则,建立了国民医疗保健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国民医疗保健制度由卫生和社会保障部管理并实行分级制,其中一级保健(或称基础保健)由家庭诊所和社区诊所等构成,负责提供社区医疗和转诊服务。1974年英国成立了地方社会服务局,根据职能划分,卫生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国民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和监督,地方社会服务局主要负责养老服务购买、老年人服务评估和服务资源配置等工作。

在社区层面,英国的社区照顾体系主要由经理人、专业工作人员和照顾员构成。经理人作为社区照顾的负责人,主要负责聘用工作人员、监督工作情况以及资金分配使用等。专业工作人员上岗需要通过相关资格考试,获得资格证书。专业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了解社区内老年人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照顾员直接为老年人提供照顾服务,其中包括部分志愿者。

英国的居家养老大多以国家福利的形式提供,资金大部分由政府财政承担,其余部分通过对私人企业、行业协会、慈善团体等募集获得。地方政府负责确定居家养老的收费标准,原则上控制在老年人能够负担的范围内,并且由政府为服务费用提供适当补贴。

英国居家养老主要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等四大部分。生活照料主要包括为生活自理、半自理老人提供日间照料、送饭洗衣、打扫卫生等上门服务以及依托社区托老所提供短期托老服务。物质支援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为老年人生活场所进行改造升级、安装无障碍设施以及对65岁以上纳税人给予纳税补贴或纳税优惠。心理支持主要包括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检查疾病、传授养生之道和提供心理慰藉等服务;健康访问员定期到老年人家中探访,提供换药、洗澡等护理服务,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提出老年人治疗康复建议。整体关怀主要包括政府出资兴办社区综合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由社区举办各种联谊会,为老年人生活增添乐趣;在社区建立老年人工作室,为老年人提供低强度工作,以增加老年人收入,维持老年人心智健康。

【日本:居家生活的延续及上门介护服务】

在日本,当老人出现身体状况无法完成事情、或因生病无法完成时,会使用“上门介护服务”实现居家生活的延续。

所谓的“上门介护服务”,是指在老人的居所提供的、与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相匹配的介护服务。在提供“上门介护服务”时,需要由能够掌握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专业人士制定符合客户的服务计划,向客户提供延续居家生活的解决方案。服务计划并非终身制,会根据客户的生活变化、身体状况变化不断修正,保证服务计划永远是最适宜的。

日本居家养老包括访问护理服务、日间护理服务、短期托付服务和社区贴紧型服务等类型。访问护理服务包括为老年人上门提供做饭喂食、洗澡换衣、打扫卫生等服务;日间护理服务是指接送老年人到社区老年人护理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身体检查、康复训练等服务;短期托付服务是指在老年人家属临时外出时,将老年入托付给社区养老院,接受社区养老院提供的短期护理服务;社区贴紧型服务提供夜间上门服务、失能失智老人日托护理和多功能型居家护理等社区服务。需要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要向所在的市、镇或村提出申请,经过专门机构的审核和评估确定符合介护保险制度相关标准,即可享受等级不同的生活照料和居家介护服务。

中国实践案例:积极探索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

今年,黑龙江省公布了《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改革方案》。今年黑龙江省将发展“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实行养老机构“星级管理”,建立小型民办养老机构“贴息贷款”政策。

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体“奖补”政策。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家政、代购、上门医疗”等服务内容,积极引进品牌企业和服务模式,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盟、连锁式经营;推进无障碍老年社区建设和相关设备开发与应用。提高社区公共养老服务效能。依托基层卫生机构,在社区设立老年卫生服务站,为社区居家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上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社会困境老人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将政府“托底”养老服务保障对象由“三无、五保”等特困老人向贫困家庭失能、高龄、失独老人拓展。同时,建立社会困境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依据评估结果,实行分类保障。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除保留政府“托底”性养老服务机构外,所有面向社会老人提供经营性养老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按照每年20%的比例推进“公建民营”。建立小型民办养老机构“贴息贷款”政策。与省农村信用社合作,建立“养老服务业专项贴息贷款”。今年拟投入福彩公益金2000万元,拉动银行投资7.8亿元,对一批符合条件的小型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体进行贷款贴息。实行养老服务机构“星级管理”,引入第三方机构,建立全省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评估体系,对各类养老机构进行动态化“星级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评定结果,并实行“分类奖补”。

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志新介绍称,为满足养老多元化需求不断创新拓展服务载体,积极探索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创新模式旨在原有的社区日间照料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不离开家”的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兼具居家养老与日间照料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和“短托”服务。从而整合、集聚社会、社区资源,政府提供现有闲置场所,不另行投入“一分钱”;企业投入资金并运营,自负盈亏,不要政府“一分钱”,最终实现“政府搭台、企业主演、居民受益、三方共赢”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新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孙杨 TEL:(010)68476606】

标签:原创  社区养老  老龄化  居家养老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