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武汉市中心医院:运用移动互联网优化就医流程
武汉市中心医院:运用移动互联网优化就医流程
  • 2015-11-24 13:02
  • 作者:左秀然/孙淼/杨国良
  • 来源:中国数字医学

对目前医院就医流程进行分析,定位瓶颈环节,以需求为导向,对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功能以及业务场景进行设计,并提出了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构建的技术实现架构,阐述了架构中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实际应用效果的分析证明了移动互联网方式对优化就医流程的有效性,并提出了今后在顶层设计、思维方式转变及关键技术实现三个方面努力的方向。

移动互联网技术医疗行业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1.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3个要素: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应用服务。其中,应用服务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也是用户的最终目标。

移动应用服务方面,美国移动医疗占据全球领先地位,1996年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医学中心与TRW公司的移动医疗项目实现了救护车与医生办公室之间双向音频与视频通讯。欧洲移动医疗约占全球总量的1/5左右,帕特雷大学的G.J Mandellos与里恩大学医院的N.Lazarou等人采用GIS、GPS、IEEE 802.11等技术,设计了医院救护车运送、设计及评估移动医疗系统。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医疗起步晚,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客户端APP类型,如“春雨掌上医生”、“全科医生”,以及国内有些医院发布的APP,实现了预约、挂号、查询报告等服务,同时随着人们对关注“健康”先于关注“疾病”的认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医院也在关注移动终端上的健康管理应用建设。另一类是微应用类型,如支付宝“未来医院”、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号等。

2.医院就医流程问题分析 以武汉市中心医院为例,分析医院就医时间链,得出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互联网医疗

图1 医院就医时间链分析

以上就医时间链分析所体现的排队时间长,导致就医秩序较差、患者就医体验不佳,是国内各医院的共性问题。借助移动互联网,扩展医疗服务获取渠道,成为各大医院优化就医流程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整体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以下问题:顶层设计的全局角度不完善,移动互联网应用建设后又成为一个信息孤岛;移动应用端与医院内部流程的衔接不顺畅,存在部分环节,借助智能终端操作完毕后,仍避免不了就医现场的排队问题;对纸质单据过于依赖的传统思维对移动互联网医疗推进造成阻碍;移动应用覆盖面不全,移动端用户体验不佳。

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功能及场景

1.功能设计 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功能覆盖就医全程各环节,就医之前功能包括:持卡患者绑定就诊卡或无卡建档;通过在线互动或留言方式,与医院专家做健康互动咨询;预约专家及当日实时挂号;挂号后排队序号查询。就医过程中功能包括:门诊费用缴纳;住院预交金缴纳;门诊及住院费用查询;检验、体检报告查询。就医结束后功能包括:服务满意度评价;个人日常健康体征的动态管理。

2. 应用场景 借助移动互联网方式优化就医流程后,业务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

互联网医疗
图2 移动互联网优化就医流程业务场景

以上业务场景,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就医流程优化:预约服务渠道多样化:统一开放号源,提供多渠道预约入口,包括移动终端预约、网站预约、窗口预约;门诊医生诊间流程优化:借助移动应用,快速实现医生诊间预约、诊间支付;报告取单流程优化:借助自助取单终端、移动终端完成自助取单,减少排队;住院预交金流程优化:借助自助终端、病房智能多媒体电视、移动应用上住院预交金缴纳功能,随时补缴住院费,不需到窗口排队缴纳预交金。

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实现架构

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架构,分为四部分:医院对外服务资源池统一服务集成平台、医院业务内部系统、移动端接入、移动统一综合支付。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互联网医疗
图3 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架构

医院对外服务资源池统一服务集成平台:采用SOA Web Service技术,将移动互联网应用统一封装并发布互联网服务,使服务可重用、与业务核心逻辑一致性、数据来源可追溯;医院内部业务系统:移动前端发起业务,最终由接口处理后,统一汇集至业务系统,成为医院整体业务体系的一部分;移动终端接入:包括客户端类型(智能终端APP、自助服务终端、智能多媒体电视)、微应用(支付宝服务窗、微信公众服务号)。客户端类型对设备的硬件依赖较高。微应用是运行于移动终端上的轻量级客户端应用[10],具有免下载、计算资源需求低、发布便捷的优点;移动统一综合支付:整合多种支付方式,使用者可选择任一种支付方式支付门诊及住院费用,避免点对点的支付方式接入,整合了支付宝钱包支付、微信支付、自助机二维码支付、银联支付、银行支付。

应用效果分析

武汉市中心医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自2011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先诊疗后结算”自助服务模式,到最新的移动互联网APP、支付宝服务窗、微信公众服务应用的发布,这一系列的实践促使就医流程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门诊就医流程中,平均排队次数减少3-4次,就医等待时间减少1/3-1/2。

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以来的用户群体分析,有如图4所示的特点,接近50%的用户年龄分布在25-29岁,意味着年轻人群体将成为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力。

互联网医疗
图4 移动互联网用户年龄段分布

对医疗移动互联网应用用户的职业进行分析,得出如图5所示结果,在可识别职业的用户群中,可见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多数集中在白领群体。

互联网医疗
图5 移动互联网用户职业分布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医院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推广应在分析关键潜在用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应用,形成特定群体局部的示范效果后,借助人群之间信息共享以及医院的主动宣传,促进应用效果辐射式提高。

小结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医院信息化平台,既符合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又打破了传统的医院信息化平台在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体现了“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服务理念。移动互联网技术赋予了医疗应用移动、互联的新特性,将成为推动医疗信息化水平上升到新高度的利器。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就医体验的改善仍存在巨大空间,探索移动互联网技术价值最大化,需要继续完善移动互联网医疗的顶层路线设计,加强医疗服务主体及服务对象的传统思维方式向移动互联网思维转变,为移动互联网医疗提供配套制度、政策、标准方面的支撑。技术上探索医保费用移动支付的实现方式、移动互联网居民健康管理及医疗联合体移动互联网应用云服务,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tanxy TEL:(010)68476606】

标签:移动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