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1-12 09:33
- 作者:Dr.2
- 来源:Dr.2
四、HIS企业的布局
他们通常以挂号和院内信息流的互通互联,患者的诊后管理和随访,完成向移动端的拓展。由于HIS企业众多,而且绝大部分为非上市公司,所以下文只是选择了部分代表性企业和商业模式进行探讨。
1、东软和熙康
在“2014东软解决方案论坛”上,东软宣布其向互联网转型战略——即B2B2C,从以往专注于“B”的业务向“C”端延伸,其核心举措是联合其原来的“B”端客户共同向“C”端用户提供服务。目前主要业务期望打包进熙康公司内。实施载体之一为社区健康小屋项目,建立个人动态档案实时监测健康,随后根据居民个人健康动态档案建立数据库,从而全面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居民发病时也方便医生根据长期测量的健康数据而做出准确的医疗判断。载体之二是“云医院”项目,希望打通问诊、治疗和干预的服务链条。实施载体之三是可穿戴设备,关爱腕表、Buddy蓝牙腕表、iSleep睡眠宝等。所以东软开发的“云+端”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把一个健康管理方案数字化到可穿戴式设备里,方案包括了运动、饮食、用药、测量等方面的管理。
但Dr.2认为其希望打造的体系过于巨大,把移动医疗各个环节(日常检测,健康管理,医患沟通,慢性病预防,远程医疗等等)全都包括在内,所以他将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做成了对手。从主要与政府和医疗机构打交道的层面转变为与老百姓沟通的层面,必然会经历一个左右互博的过程。由于东软没有C端渠道,也没有类似小米一样强劲的互联网直销渠道,所以只能采用自己建一部分,傍着京东淘宝走一部分,再招一部分代理商的办法,政府和老百姓的单子都想要,定价策略非常痛苦。同时也无法顺向推动产业链,这条路要想走通难度不小。
2、东华软件
健康乐APP是东华软件(002065)布局智慧医疗领域的重要产品。其定位是让每个人拥有一个网上的私人医生,可以通过手机问诊。这个APP后台在阿里云上运行,有手机端和桌面端,未来将接入300多家医院,将来还计划与社区医院联通。
目前健康乐已签约6、7家医院,下一步将从200余家与东华保持合作关系的三甲医院着手推广,并力争发展其他领域的100余家医院。目前已利用百度地图以及腾讯开放平台的第三方登陆,同时,东华将不断协调与阿里支付宝匹配关系,力图探索与BAT三家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同时东华软件是国内知名的承包商,经常以省或者城市为中心,拿下该地整个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的打包单,进行实施,有时地方政府没有钱,采用土地置换或者其它利益补偿,转移支付的办法操作,对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很大,所以其未来发展部分取决于宏观经济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同时东华也有“掌上医院”的手机app,现在全国强力推进,渠道相对比较扎实,整体来说在移动医疗领域进攻欲望比较强。
3、金仕达卫宁与万达信息
卫宁软件(300253)专注于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研发及应用工作,拥有广泛的产品线,覆盖了医疗卫生信息产业的各个领域,包括HIS、EMR、LIS、RIS、PACS等解决方案,以及保险和公众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其也在深入研发移动护理、移动医生、移动输液、家庭医生、床旁智能、管理决策和e-Care(医讯通)等系统,同时开发优孕宝等产品。从最新的动作来说,公司采取收购式布局进入外地市场,主力开发与医保和商保对接的产品,未来准备切入PBM(药品福利管理)这一块,竞争对手为万达信息(300168)和海虹控股(000503),对标企业是美国的ESI,目前还在进展中。
万达信息主要从事于与医保信息对接的细分领域,收购上海复高和宁波金唐后顺势切入HIS领域,14年成功拿下上海药品信息平台的建设,根据对其收购逻辑和一系列公开市场动作的猜想,未来其可能以医保控费为核心,切入整个城市的HIS系统建设和区域医疗信息化,进行下沉式布局,想当“水龙头”。同时对PBM业务的野心,路人皆知,大伙拭目以待。
4、杭州创业和北大医信
创业软件创立于1998年,现在已成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的龙头企业之一。而北大医信历经方正众邦,方正国际医疗卫生事业部,时至今日依托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和方正集团,进行业务拓展。他们都已完成了临床信息系统移动化的技术储备和实施能力(临床医生工作平台、电子病历系统、护理临床系统,移动医生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以及医院经营管理(全成本核算、绩效考核、工资管理、奖金分配)、健康体检系统、区域协同医疗(病人主索引、双向转诊、协同医技、跨机构文档调阅)等方面的开发工作,并逐步将新产品推向行业,形成了数字化医院建设和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完整产品线。杭创在上海闵行区的移动医疗试点和北大医信在北京部分核心医院的实战,都意在抢占天王山,借大城市的标杆和影响力,向全国扩张。
5、金蝶医疗(用友医疗与此类似)
金蝶集团以其财务软件为主打产品,三年前,通过并购HIS与LIS厂商并整合自身HRP业务切入医疗信息化行业,相继推出了数字化医院的六项解决方案。金蝶医疗移动互联网医院也于今年5月份上线,金蝶医疗称,借助移动互联网医院,患者可通过智能手机实现预约挂号、费用支付、查看检验报告与费用明细以及反馈就医满意度等功能,以解决大医院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
金蝶医疗的移动互联网医院系统已形成“移动支付+医院就医流程改造+就诊服务+患者健康档案”的商业模式,并首次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直达号三大入口切入医院,但其“让银行付费”的盈利模式尚待市场考验。并且由于其HIS基因,必然导致全国推广的时候遭遇其它医疗信息化厂商的摩擦而很难合作,成长为第一梯队困难,但是可以变为一方诸侯,构建生态的一环。
6、北京嘉和、芯联达与合舜阳光
嘉和虽然没有上市,但却是我们国家电子病历(EMR)市场的龙头企业,体量很大,总收入两倍于卫宁软件。目前正在积极部署和开发新的院内移动医疗产品,由于其为私营公司,没有更多的公开信息可以披露,有限的资料来自于局部客户的反向调研。芯联达与合舜阳光是相对比较小的HIS企业代表,目前也在积极布局,以移动查房和移动护理为主,也有一些成功的实施案例。
五、移动医疗会议火爆,传媒崛起
2014年行业内的各种会议特别火爆,不论其冠名为:智慧医疗、智慧医院、智慧健康、健康管理、智慧养老、互联网医疗、数字化医疗、医疗大数据、可穿戴硬件或智能硬件等等,很多会议的内容大同小异,PPT就改个日期,来来回回的讲者很多老面孔。而各大主流媒体,包括央视等主流新闻网站,包括自媒体都在积极关注,虽然很多文章都是东抄西抄,人云亦云或者故作危言耸听以获取关注度。而从整理全年大型会议发布的密度表来看,居然从头火到尾,没有空窗期,这也是行业爆发的标志之一。至于各个地方城市的小型沙龙,多达一百余次,根本无法列举。平均每两天就有一次,特别是在五月份之后和年终总结的一段时间,最多是在北京,其次是上海、杭州、南京和广州,这也直接体现了行业公司的分布特点。
那么从今年开始,很多传媒开始重点关注移动医疗,比如央视两次采访了“春雨医生“,报道了”糖护士“,经常在各大报纸上零星看到移动医疗企业或者产品的文章。新浪、网易和搜狐等老牌门户网站均开始辟出专版进行报道。而新锐媒体财新life,36kr和雷锋网等都开始加大采编力度,设置专人,开设了移动医疗专栏。医疗专业性媒体如健康界、医学界和新康界更是走在了一线。同时今年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移动医疗领域的自媒体,如珍立拍、动脉网、贝壳社和奇点传媒,或者为了自身产品的营销需要,或者希望成为中国的移动医疗孵化器,对标美国的RocketHealth。而传统的健康报、丁香园、医脉通和医学论坛网也在此领域积极布局。总体来说,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移动医疗新传媒格局。
最后一章我们讨论一下行业内的其他重要参与者,如房地产商、电信运营商和各个细分子行业的代表企业,敬请期待!
共2页: 上一页 [1]2 [查看全文]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