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访谈:未来医疗行业的投资机遇(2)
访谈:未来医疗行业的投资机遇(2)
  • 2012-02-07 10:23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浪博客

主持人:问第二个问题,主办方提出来的,A股高市盈率到底,VC企业把医疗公司从国外转回国内上市,这是一个现象。另外一个现象是美国的资本市场的波动,使得很多的医疗企业考虑是不是在美国退市,再到中国上市,对于资本市场的变动,各位演讲嘉宾有什么样的见解?

鼎晖投资王晖:我个人没有操作过这种案子,我估计在我的LP给我的限制范围内,也不可能做这种短期行为的项目。就是资本市场对于我的影响不大,我们专注的是企业本身是否是优秀的公司,因为我们是做长期投资的,一般拿一个项目5-10年,所以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对我们判断一个事物影响不太大,还是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实力。

红杉资本周逵:我们在海外有这种医药公司上市,确实海外给的PE是比较低,美国人可能不太相信中国人能把这些事做好,但是确实中国市场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所以中国市场PE是比较高的,因为需求是大家的切身体会。这里面有什么机会,我觉得如果是能把海外的公司拉到中国来上市,当然是很好,这是一个技术活。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去考虑的。

另外我们的人民币基金里面的医药公司的比例是明显大于美元基金的医药公司的比例,这肯定也是一个方向。

刘杰:我们投的项目是国内的退出,我是觉得我们的投资还是着眼于企业的质量,看中长期,比如说我们当年在泰达的团队,01年投了一个项目,明年要退出,超长的一个投资周期,我们还是看企业的成长。

华平:因为我管美元和人民币的基金,都碰到类似的话题,不是从哪搬到哪,而是在哪个市场上。在医疗行业这个问题是更加的突出,包括很多的医疗器械,相对来讲在中国市场也好,还是在美国市场有很大量的上市公司,看出了一个很大的特点。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大部分做的创新有多少,不是这样的,都是微创新。如果拿到美国市场去看,这个产品是20年前的,已经是在美国是很成熟的市场,你来上市人家都下市,这肯定资本市场不会理解,也不会推崇。但是因为二级基金市场经理并没有静下心来中国基金市场的成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医疗领域滞后几年,他们前面这一波正好是我们这一波。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前期是我们跟着美国公司走,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开始走向国际,在国际上有竞争,将来出现一个巨大的企业超过GE和西门子,我觉得不同的市场,资本市场的运营的市场理解度是不一样的,中国上市公司对这些公司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如果没有上市之后,方向性完全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市场上要看成本和回报。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如果中国企业利用现在的机遇,缩短了跟美国先进医疗企业的差距,我指的是医疗设备医疗器械。中国的公司要一下子跟美国,跟服务过的GPS公司,即便有合作的话,也许这个技术不见得这个团队消化吸收,也许德系和日系会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超越对象。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争取做到第二梯队,争取在几十年内赶上第一梯队,你觉得这种说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

华平:实际上包括医疗器械,国内公司相对海外公司总体来比,滞后3-5年,如果市场好,成长性好,如果有很好的现金流,或者上市以后有一定的资本,倒过来跟他合作,但是合作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原来的合作方式是不大不小的公司,成长性是可以的,欧美的技术公司是中国公司要求他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整体来讲将来的成长性一定是中国公司为主体,中国公司完全可以去投资和参股。这样的合作相对来讲简单多了,不是说光是在运营层面的合作,而是资本层面的合作,实际上成功的概率也更高。

主持人:我知道黄先生有在美国创办公司,并把公司成功带上市,运行一段又退出的经历。你有没有把一个公司成功退市,这样的经历有没有?

黄瑞晋:我们在国外上市价值非常低,三年前我们当初在股票市场大概将近40多家公司,选了一家公司跟老总开始讨论,讨论了两年,我们学了很多的东西,那家公司注册是在哪个地方,或者是在BBI,或者在香港,或者在美国,或者在欧洲,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点如果在美国上市,是在美国哪个州上市和注册?每个州的立法不一样,州的问题怎么去保护股东?所以我们想把这个公司退市,公司带回来的时候,创始人是中国籍,还是外国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这个项目搞了将近两年,有四个律师事务所,还有一大堆会计师,到最后一大堆的问题,政府问很多的事情,到最后这个公司可以做,但是估值确实非常好,中国大的公司也是非常聪明的。我觉得这一方面是绝对可以做的,只是你挑选要非常仔细,中国现在的大企业是非常有钱的,这种公司真的可以做的时候,我觉得中国大的公司绝对会去的,所以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很多这种公司只有几年做起来,你花很多的时间不一定搞得定。

主持人:美国的资本市场波动情况下,美国的医疗股表现得如何?一些医疗股中国概念股表现得如何?

黄瑞晋:如果从国外的角度来说,欧洲市场像伦敦,或者是德国,交易量都太低了,所以要注重第三个市场。但是医疗方面台湾的市场是最好的,倍数是最高的,香港是第二,美国是最低,医疗方面或者做医药方面,或者做外包方面,倍数方面都是10左右。中国公司在国内大多数倍数只有2-3,去年的投资公司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在A股市场至少30多倍,同样的公司在美国只有2、3倍,大家会考虑去做的。

主持人:会不会有这种可能性,它跌到一块钱以下,我们投进去过了几个月还是一块钱,最后退市,有没有这种风险?

黄瑞晋:这个事情绝对会发生,会越来越大,我觉得大家要非常谨慎去做,你要非常有耐心,这是不简单的。

胡家武:富坤创投是人民币的基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现在看到既使目前A股市场已经发生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但是医疗企业的市盈率是比较高的,通常是40倍左右,在美国通常只有几倍,超过十倍是寥寥无几。从我的角度来讲,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医药企业,如果条件能够允许,他做私有化也好,去做A股也好,中间涉及到交易环节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美国很多都是机构投资者,去做这些投资者的关系还是不容易的。如果有可能性,我觉得应该回到国内去上市,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比较大的相对长期的问题,就是现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转型期,美国也不怎么好,中国也处于结构调整时期。这个阶段不是很快就过去了,不是几个季度就过去了,可能持续两三年,美国市场估值就很低,他处于经济相对较低迷的状态,如果这些企业长期在美国去挂牌,可能会长期是很低的估值,相应不会再有融资的功能了。

如果短期一年没有融资功能,这是没有关系,我觉得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时间太长了,本来就丧失了意义。

郭海涛:我有一个跟前面嘉宾不太一样的,高特佳是在03年投的麦瑞,我们投的时候是3千万人民币利润,现在是10亿人民币的利润,现在的估值大概是在30亿美金,大概是20多倍。这个实际上我们看到应该属于医疗行业中国的概念股,因为麦瑞是在全球医疗机械领域有一席之地的企业。我们看到美国也不贬低中国的概念股,美国还是对它有一个非常高的判断。就是这八年的时间从3千万人民币到10亿的过程,麦瑞保持这么高的一个增长。我们看到一方面实际上中国很多概念在目前这个状况下,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未来我们很多企业还是需要在美国上市。

当然我们也非常关注海外市场,我们也投了国内在美国上市的一家养猪企业,我们也是希望把这样的企业拿过来,同时好的企业推荐到国外,也是一条发展的路径。

刘千叶:因为开物投资有人民币基金,也有美元基金,是国内上市还是国外上市,这是我们经常要遇到的一个问题。如果概括上来说,我觉得这么来分类。我个人的观点,一些领先科技的公司可以考虑海外上市。我说的领先科技是相对世界领先一些科技的公司,是可以考虑海外上市。郭总谈到麦瑞,从3千万到10个亿,之所以股票还这么坚挺,是因为持续在投入研发,研发能力现在非常大,已经走向国际,不仅仅是面对一个中国的市场。

如果是中国市场的驱动型,或者是生产制造驱动型的企业,可以考虑国内上市,生产制造不是一个国外投资者容易认可的一个模式,而且国外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是不能欠缺的。

我还想说,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国现在GDP规模将近是美国一半,美国市场现在GDP规模容纳了5千上市公司,中国是2千家,一年差不多200家上市,按照这个速度上十年也只有4千家,中国市场上市是大势所趋,只是说上市类型的公司质量会越来越好,科技含量也会越来越高,现在更偏高科技就没有利润。

共3页: 上一页 [1]2 [3]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医改  投资  医疗行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