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4-01 15:56
- 作者:刘焕东
- 来源:e医疗
血站文化体系——心灵的净化
黑龙江省血液中心暨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是一所公益性的采供血机构,占地1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59人,内设20个科室,负责辖区内八个行政区、十个县(市)近千万人口,200余家医疗机构的供血。供血半径达300公里。担负着一年40吨采血量的重任。全血、血小板100%来自于自愿无偿捐献。血液中心在担负繁重的地区供血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对全省十三个地(市)中心血站及其下属采供血机构的行业管理、专业指导、业务考核和质量控制的职能,发挥了全省的龙头作用,带动全省无偿献血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哈尔滨市多次获国家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而“血站文化体系” 以“博爱和合,积善成德”作为血站的宗旨基础和根本价值观,在几年的运行过程中,逐步显现出了它在管理领域的强大生命力。通过科学理念的宣传推广和针对献血者和采血者的双重激励机制,全省彻底摆脱过去依靠政府下文件摊派指标、指令性献血的陈旧模式,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自愿无偿捐献。由于市民高涨的献血热情,限型限量采血的方式保持血液库存的动态平衡。国内临床供不应求的机采血小板,在哈尔滨市出现了需要提前数月排队预约,甚至走后门捐献的良好态势。被国内同行称之为“哈尔滨模式”的无偿献血招募动员管理方法,为我国现阶段无偿献血工作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特别是在当前许多城市出现“血荒”的情况下,哈尔滨仍有充足的库存血浆。
血浆的充足更需要质量的保证,质量文化是《血站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4年以来,血液中心先后通过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17025实验室能力认可,其中实验室标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省级血液中心唯一获得此项能力认可的实验室。在文化的规范下,职工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对标准的理解由被动的遵守上升为主动的执行,主人翁精神使各项潜在的隐患在发生前就得到及时纠正,这也是七年间累计发出55万个单位、累计110吨的血液,至今没有发生一例因输血传染疾病的病例的原因。
在文化管理顺利推进的前提下,以“付出不求回报,要做就做最好”为宗旨,以“自发形成,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我完善”为原则的哈尔滨市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于2006年7月正式成立,截至目前,由开始的39人,发展壮大到400余人,累计服务时间超过4万小时,常年服务于无偿献血一线,用切身体会和周到服务,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的建立,为无偿献血工作建立新模式,注入新内涵,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使无偿献血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站在志愿者队伍中间,你会感到那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慕莹说到这儿显得有些激动。
“建立农疗基地”——努力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
精神疾病是高致残类疾病,目前,在国内十大高致残率疾病中就有四种属于精神类疾病。而精神疾病又具有治愈率低、疗程长、易复发等特性。由于精神障碍患者需要长期综合治疗,所以不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大压力。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哈尔滨市卫生系统根据城市医疗资源布局和实际地理条件,建立了回归自然的“农疗”疗养院,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训练等提供帮助。在该疗养院中,患者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耕种、收割等等。
慕莹说:“我们建立这家疗养院的目的是希望精神病患者最终回归社会,尽量就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减少他们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慕莹向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每次她去疗养院指导工作,在那工作的一位曾经患病的年轻人都会告诉她:“慕局长,您看,我现在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这个年轻人是获得过双学位的大学生,不能就那样一辈子毁掉了,我们希望这样的人最终都能回归社会!”慕莹感慨地说。
采访手记
采访中得知,慕莹曾在很多部门工作过。她并非医生出身,任职过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计生委主任…..但也许正是这样的丰富经历历练了她的亲和力和组织能力。哈尔滨市卫生局统计信息中心主任滕彦说:“我们去浙江开会的时候,有人说那边的一位院士是信息化疯子,回来讲给慕局长,慕局长说:‘全疯可能做不来,我就做个信息化半疯吧’”,闪现在笔者脑海中的对话场景让人忍俊不禁。
腾彦表示,慕局长确实很重视卫生信息化工作,2010年4月份在她直接召集和组织下,召开了哈尔滨市首届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会上发布了《哈尔滨市卫生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哈尔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2010-2012)》等文件,对卫生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具体部署,亲自推进。
对于盛传一时的哈尔滨医闹问题,慕莹不避讳,不躲闪,坦诚地介绍了相关情况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相信,也只有坦诚面对,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问题。
共2页: 上一页 [1]2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