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1-27 09:24
- 作者:佚名
- 来源:e医疗
讨论主题二:体制改革是IDS的保障
陈蓓:目前希望IDS能够在政策支持上、激励上给予引导。我们没有和人民医院合作之前,复兴医院对社区有指导,三级医院医生下到社区医院提供诊疗帮助,社区门诊量提高,社区人民满意度从60%提高到95%,满意度不断提高。医生如果下到社区,同时在医院保持相应的隶属,自主性更强一些。另外,下到社区为老百姓服务的过程中,政府给予宏观激励,政策给予奖励。我们和人民医院创造了体制外的合作,如果形成宏观的整合,社区医院就会更好。这件事不是阶段性的,而是持续性的,需要综合配套改革,包括体制政策上、公众认识上,加以综合改进,否则就可能半途而废。
范宇:医疗系统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IDS是整合、是协作。我们希望纵向与横向的整合能够更多,纵向整合今天只谈到一个区——西城区的形式。在美国,IBM公司把家庭通过信息网络连在一起,提供各种各样的医疗、护理服务。在纵向整合当中,需要大量的IT手段。
横向上,我不认为这是卫生部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应该跨多部门、多学科、多地域的横向资源整合。今天谈到医疗卫生改革,“医保”是整个中国大社保“五保合一”工程,人群在流动,从“新农合”到城市打工,各种保障制度,跟公安部暂住证连在一起,跟地区性医疗机构联系在一起,我认为纵向整合和横向资源共享,应该跨部门、跨地区、跨多学科,超过某个医院、某个地区范围。而这些整合,只有信息化才能整合在一起。
海闻:IDS的核心是医生资源流动问题,怎么能够让医生在不同医院里边工作很重要。当然这是两方面,一方面我们保持社区医院医生质量,另外大医院优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需要有措施和政策保障。
支持人民医院在现有体制框架下进行IDS尝试和改革,我觉得是非常有效的。也希望王杉除了形式整合,在体制上也能大胆尝试。更希望整个中国的医疗界,在医疗改革中不要停留在现有框架下,能够敢于突破这个框架。今年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就是破坏现有体制和法律过程,希望我们的院长更多、更大胆地参与改革。
何汉贵:和大家分享IDS,介绍两个概念。首先是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治疗。在新加坡讲到在正确的地方提供正确的治疗,在正确的时间如果有一个病人他们对于诊所的人,没有信心的话,那他就可能不去诊所而去大医院。在医院之间进行IDS整合或者建设,一定从软件方面考虑,告诉更多的人们,如果每个家庭都有全科医生负责的话,会更加便捷。每个新加坡人都有指定的全科医生,当然,你的财力资源也要做的非常好。我们每个病人去医院看医生的话,可能有一些补偿。在新加坡看到非常多的常见病病人来到医院,有些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医院的医生,都希望病人尽可能在社区中心看病。
第二个概念,新加坡的医生没有地方的限制,医院的医生也能够在社区医疗中心为病人提供服务。同样,这个医生可能到区域医院提供服务,如果不是非常需要的话,可以让这个病人尽量在“三甲”医院外边看病。有个金字塔概念,不同的医院属于金字塔各个层面。这个概念跟我们所讲的差不多。“三甲”医院在上面,社区医院在最底端,各个医院处在不同的层面,但是我讲的是在新加坡,我们可以到社区中心看病,那么我们社区中心可以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浪费过多的医疗资源。
刘国恩:英国属于国家干预最强的国家之一,他的医生在国家医院工作同时,也可以自由开诊。医生作为非常重要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万德和:我觉得家庭医学专业化是个很好的方法,慢性病治疗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患者可以简单知道治疗方法到底对不对。比如最近我们做一个研究,如何改进治疗气喘问题。我们在做调查发现,60%医生对患者的教育有所改观,病人住院率降低很多。教育方面慢慢引导患者,应成为医生的一个职责。我觉得,相关机构必须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使他知道相关地区哪些医生擅长治疗什么。
Kim Belshe:可以借鉴美国的家庭医生体系,每个家庭有负责基本状况的家庭医生,这样保证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在最佳时间、最佳地点可以提供合理的医疗。对于中国来说,社区医疗中心处在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旦投入更多会不会造成浪费?投资回报率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民众对于社区中心医疗质量是否有信心?以及是否鼓励医学生向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发展,以及患者从基层看病开始,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王杉:希望近期就IDS医院层面托管的相关政策能够尽快制订出来。让医院与社区之间,保证有效的运行。医院系统托管和社区系统有机结合需要政策的支持。从医院院长的角度说,我建议尽快对自己医院进行详细地解剖分析。我们准备好,只要政策允许,我们可以把饼摊得更大一点,使得医院发展有更多的机遇。
曾益新:在我们国家医改全速推进的时候,关于IDS讨论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王杉院长的做法走在政府前面,促进了我们国家整个系统的发展。IDS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区里边,应该由国家推行大IDS。人民医院与北京西城区的整个系统基于信息平台,信息网络技术支撑很重要。
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首先,各个层级医院都有自我的定位。基本的医疗机构应承担初筛选的任务,中级医院应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大型综合医院承担着科研教学和诊治疑难重症的任务,基本各司其职。其次,医院里边层级鲜明。人民医院的医生到社区看病是否有资源浪费的问题。第三,区域的合理划分问题,在这个区域里边,怎样做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记者感言:
如果我们认为IDS能够在医改过程中,使人们在社区医疗中留下来,有任何正面作用的话,相应的制度上也要做改进,才能促进医疗服务的整合,完成制度的转型过程。
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IDS可能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制度手段,用以帮助我们提高服务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将来通过医疗资源的整合,可能能够促进社区的卫生发展,使得我们的社区百姓自愿留下来,而不是通过强行措施留下来。
共2页: 上一页 [1]2 [查看全文]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