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互联网医疗正逐渐渗透医院围墙
互联网医疗正逐渐渗透医院围墙
  • 2014-09-24 11:04
  • 作者:祁钰
  • 来源:天下网商

很长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力量在医院高墙之外游弋,希望慢慢渗透医院坚实的围墙。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连接正在各个维度加速,其中“特别传统”、关乎患者健康与生命的医疗服务行业尤显出“特别复杂”的面貌。虽然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过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但成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至今没有出现。在PC端和无线端探索医患互动可能性的创业者,始终面临一个问题:互联网医疗真的可实现吗?

缓慢渗透

“整个社会、各个医院都在喊口号,说要以病人为中心,但这很少被真正当做一回事”,一位受访医生向记者表达着对现实医疗服务的焦虑情绪。当患者进入医院,就医环节引导信息的缺失足以令他们抓狂,也让医院几乎所有窗口变成问询处。冗长重复的排队与等待,消耗着患者的时间精力。低效运转的就医流程,也浪费着医疗资源……这些常年未改善,甚至逐年加剧的状况,在持续催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力量改造医疗行业的动力。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医院信息系统)厂商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就进入医院高墙,铺就医院信息化的基石。多年后,他们成为了贯通院墙内外的关键节点之一。作为其中一员,东华软件股份公司(2009年5月更名,原名北京东华合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成立,开始引进国外成熟的HIS产品,将之本地化。

东华软件医疗卫生事业部副总经理赵连军告诉记者,医院早期信息化的目的是解决财务收费问题,仅仅在收费窗口做简单的收费系统,医护人员、药房管理等环节都未必能与之连上。再之后,医院逐步建立院内业务系统,从管理到患者服务这条线做起来了,但自成一体,成为信息孤岛。

此后,医院对于信息化的要求提升了。管理者希望医院能给患者提供优化流程的服务,也希望提高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强化管理、增强医疗安全,并且从经济核算的角度考虑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为此,HIS厂商年复一年做大量的工作,以满足医院的需求。当然,这一切都在相对封闭的单体医院内部发生和解决。

虽然医院的信息化程度逐步提升,但在线医患沟通模式仍似起于蛮荒之地。2006年,医患沟通网站好大夫在线创立。创始人王航曾向媒体回忆,好大夫建立门诊信息查询中心靠的是到一家家医院拍摄医生简介,再录入电脑,一做就是3年,并维护至今。目前,好大夫在线收录了3260家医院、33万余名医生信息,在此基础上延伸了医患咨询、转诊预约、经验分享等服务。2009年,好大夫在线推出电话咨询业务,并探索在层级诊疗前提下,为用户争取医生加号,即额外医疗资源的可能性。在此期间,好大夫在线从一家互联网团队占主导的公司,变成了医疗专业团队占主导的公司。

好大夫在线“换血”变重,而倡导移动互联网之“轻”的风潮到来了。2011年11月,春雨掌上医生APP上线,为用户提供自查、咨询服务,以此收集用户自诊数据,推出盘活闲置医疗资源的“轻问诊”模式。由此,春雨医生APP很快积累了千万级的活跃用户。创始人张锐希望在没有路径依赖和成本的情况下再造医疗。春雨医生的互联网基因进一步显现,于今年1月推出收费会员制,4月推出空中诊所服务,8月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与医疗渐行渐远?

各自探索路径不同,但好大夫在线和春雨医生始终游弋在医院院墙之外。

作为先行者,好大夫在线一直尝试在模糊的环境中确立自身边界。在其网站上,用户会看到醒目的提示:“好大夫在线提供的是医患沟通平台,医生使用这个平台为患者提供基于病情的建议,而非诊疗。”

张锐则表示,春雨医生盘活的是非紧急类医生,他们多来自二甲医院,主要在妇儿类领域提供轻问诊服务,从而在前端帮助医院分流,让那些不用去医院的人不用去医院。他强调这是在用互联网的方法、语言、思维来解决中国医生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也因此,在业内人士眼中,春雨医生更多走向预防、健康领域,而非医疗。

在线医患沟通的关注者并不少。创立于2000年的医药及生命科学社会化媒体平台丁香园一直在捕捉和服务医生的刚需。医患互动的确是医生群体感兴趣的领域,也存在于丁香园的视野中。但丁香园一直没有涉足这一领域。创始人李天天对记者表示,互联网技术很难颠覆医疗行业,这一方面有政策的因素,另一方面在于行业的特殊性: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医患互动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汇聚了200万医生的丁香园,连接医生的能力很强,但难以挖掘患者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患者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医生。例如,患者说头疼,这可能是由于脑出血、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癫痫、寄生虫、脑瘤、脑膜炎等等原因,而患者的语言很难通过互联网翻译给医生。在李天天看来,患者还是应该去医院看病,手机上、网站上有一定辅助,但医生和患者的交流必须面对面、必须发生在门诊。“即使是面对面的交流,医学还经常被不确定性、不典型的症状所迷惑”,李天天认为,医疗服务不像买东西那么容易,也不像订酒店、订机票那么简单,里面的个性化的东西,不确定性非常多,想要用互联网解决太难。

李天天同时也看到,院墙之外的创业者想要进入院内这个陌生的市场,优势并不明显。医院内的信息产品市场如同诸侯割据,诸多厂家已经把HIS做得很完善,再进一步把现有的功能扩展到移动端并不难。事实上,HIS厂商的确向在线医患互动模式,特别是移动医疗服务模式迈进了。

创业者们难以打破进入医院的壁垒。同时,医院内部的压力则与日俱增。赵连军看到,医保在十多年时间里的逐渐普及,对患者而言是一件好事,反过来则形成了医院的压力。随着医保覆盖面的增加,很多患者敢于去医院看病了。赵连军感受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三甲医院门诊的患者数量扩张了两到三倍,医疗资源增长速度完全无法与之匹配。赵连军感叹:“有的大夫一上午要看80多个病人,现在医生很不容易。”

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年三级甲等医院989家,三级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达 8.2次,二级医院达6.9次。据统计,2014年4月底,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达102.0%,二级医院达91.5%。

随着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稀缺性的凸显,为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服务的东华软件直接感应到了三甲医院的动向。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和患者呼声的推动,一方面是医院自身对提升运营效率的要求,对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化患者服务的期望,真正在院墙之内萌生出来。

2013年,东华软件开发了面向患者的APP口袋医院,以及面向医生的APP口袋医生,将HIS上已有的挂号、计费、收费、导诊等功能延伸到移动端。但是,医院并未对口袋医院做大的推广。如同存在多年的银医模式(医院与银行合作挂号、缴费)那样,仍然有许多患者并不知道有使就医更便利的途径和产品。

互联网医疗服务会继续受制于先天的束缚与医患沟通鸿沟吗?院墙内外的力量尚在寻找新的通路。

【责任编辑:聪颖 TEL:(010)68476606】

标签:互联网医疗  HIS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