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天津实现院内就诊“一卡通” 凭身份证挂号看病
天津实现院内就诊“一卡通” 凭身份证挂号看病
  • 2014-04-22 14:06
  • 作者:佚名
  • 来源:北方网

您的身份证、社保卡将增添新功能,昨天,天津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别发布了便民惠民的好消息——身份证将升级为患者就医“主索引”,凭此可查阅自己历次就诊信息,真正实现院内就诊“一卡通”;社保卡则将增添认证功能,居民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登记后便可进入馆室。无疑,我们的城市生活正在因这些“身份卡”功能的拓展而更加便利。

现状

医疗信息难以有效共享

目前,本市现已搭建了卫生专网,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已有35家三级医院、14家二级医院、18个区县卫生局、2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与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联接并上传数据。现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已存储居民健康档案562万份,电子病历就诊记录3300万份,基本实现了医疗卫生数据的区域共享。但是,由于医疗机构对内无法使患者历次就诊记录或院内各应用系统就诊信息进行有效的关联,本市一直未能实现医院内数据有效共享分析与利用;对外医疗信息无法上传至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也不能实现数据有效共享、分析与利用。

未来

“一卡通”含三卡基本覆盖全市人口

今年7月份起,本市将以医院电子病历为重点,以居民身份证“主索引”为切入点,实现院内“一卡通”,同时提高病案首页等医疗就诊信息的上传率和上传质量,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新突破。

市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所谓“一卡通”,其本质就是患者身份的唯一标识。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要求,本市将“一卡通”的载体范围定义为“社保卡”、“居民身份证”和“居民健康卡”。其中“社保卡”可覆盖本市参保人员;“居民身份证”作为“社保卡”的补充,可解决本市部分未参保人员和外地病人就医身份信息认证的问题;“居民健康卡”可解决儿童这一特殊、暂无身份证群体的身份识别问题。“三卡”的结合,基本实现了本市人口的广覆盖,而“三卡”的居民身份信息都以“居民身份证”信息为基础。因此,本市将升级居民身份证为患者就诊记录的“主索引”,实现患者就医时的身份证相关信息的读取;实现本市居民身份证信息市级平台的查询调阅。

通过身份证号可查患者就诊信息

本月底前,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将完成院内HIS系统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的相关改造工作,使身份证号“主索引”成为患者在本院内历次就诊记录的唯一识别号,通过身份证号“主索引”,可以查阅患者在本院的历次就诊信息。

5月起,本市医疗机构将在挂号处、住院处或院内卡办理处等配备身份证读卡器或多功能身份证读卡器等相应读卡设备,实现患者就医“居民身份证”相关信息的读取,为身份证号“主索引”的建立及调阅提供支持。即患者在办理挂号、住院手续时,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会提醒患者出示“社保卡”、“居民身份证”、“居民健康卡”等证件。

7月起试运行用身份证也能挂号

目前,市卫生局与市公安局达成相关数据交换协议,市卫生局数据中心已有本市常住人口的居民身份证库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民族、籍贯、现住址、联系方式、市民照片9项信息。7月份起,医院内“一卡通”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届时,已建立并使用院内就诊卡业务的各医疗机构将在门诊挂号处、住院登记处设立查询点,当患者在这些查询点办理挂号、住院等相关业务时,对未带“社保卡”、“居民身份证”、“居民健康卡”的患者,可通过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进行查询,通过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检索到的符合查询条件的居民身份证信息(包括照片),经确定后获取关联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再办理挂号、住院等相关业务。实现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的居民健康、诊疗信息的调阅查询。同时,医疗机构通过医生工作站可访问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当患者就诊时,医务人员通过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可查询到居民的历次就诊信息,方便了居民就医,减少了就诊询问时间和重复检查的次数,减轻了居民医疗负担。

此外,本市要求各级医院查询居民身份证信息或访问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应严格按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提供的密钥机制进行改造,保证数据安全。而医生只有在患者就诊时,才允许调阅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提供的患者健康、诊疗信息。患者结束就诊后,不允许医务人员私自调阅市区域卫生工作平台提供的患者健康、诊疗信息。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机构  一卡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