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趋势 >  3D打印技术敲开微创手术大门(3)
3D打印技术敲开微创手术大门(3)
  • 2013-12-25 17:39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科技网

跨界思考撞出火花

“可植入式生物医用电子体内3D打印成型技术的研究脉络继承了之前我们一系列研究的思路,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递进过程。”刘静说。

这其中涉及的几个关键词:植入、微创、3D打印和液态金属,组合起来似乎是那么风马牛不相及。

早期,联合小组开展过的植入式医疗研究就有心电、心脏起搏器等范畴,比如将电极、电源植入体内,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便可利用人体体温温差进行发电来工作。

而另一个关键词“微创”,实验室则积累了十多年经验,“最近这一领域的研发已开花结果。”刘静所指的便是实验室推出的肿瘤微创高低温复式消融治疗系统、血管介入式全身热疗肿瘤微创治疗系统等设备。这些设备的研发最早于1999年启动。

“更有意思的是,十几年前,我们还启动了液态金属的研发。那时的研究重点与现在这一技术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刘静说。

当时,科研人员一心要解决计算机CPU芯片散热问题,为此启动了液态金属的研究。在刘静科研团队看来,液态金属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材料,在室温下可流动,还具有导电、导热等特性,“令人非常着迷”。

随着研究的深入,刘静意识到,液态金属应该可以应用在更大范围内,比如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可否引入?

将液态金属应用于生物医学中,这在国内外一直都很少有人考虑过。刘静带领团队进行了开端工作。“令人怦然心动的是,可流动的液态金属注入人体内,不会造成大的创口,并且可以按照需要形成医疗器械,甚至所实现的终端对象个头可以很大。这是最独特的一点!”

从微创治疗到植入式医疗电子的研究,从液态金属到3D技术可在任意表面上打印,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将液态金属源源不断地注入体内,构建所需的医疗器械——这个“朴素的想法”迅速地被串联在一起。

“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会在植入式医疗、康复医学等更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刘静和团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

【责任编辑:永燕 TEL:(010)68476606】

共3页: 上一页 [1][2]3 [查看全文]
标签:3D打印  生物材料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