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0-18 14:56
- 作者:佚名
- 来源:站长之家
“一个小小的外接设备能实时监控你身体的各项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发出信号。下一步,它将自动连接最近的医院,帮你安排一辆救护车;在你到达医院之前,既往的病史、心电图、血压等多项数据已加入到医生的病例库中。如果有必要,你的资料会被发送到地球的另一端,出现在某位全球知名医生的手机上。”
艾瑞咨询师张毅在谈到未来移动医疗健康领域的变革时给出了这样的畅想。在艾瑞刚刚发布的《2012-2013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中指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18.6亿元,预计5年后,将达到125亿元。这预示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正在改变传统的就医和健康咨询模式,开始捡拾医院围墙外的金子。
目前在国内应用市场能下载的医疗健康类App有两千多款,大致可细分为健康咨询类、健康传播类、健康管理类等。比如,“好大夫在线”可以在线咨询查找相关疾病的权威医生、联系医生预约转诊;“掌上药店”则向用户提供包括疾病、药品、医生、医院、急救知识等自我诊断服务;“口袋体检”则包括测脉搏、心理自测、听力测试等。虽然移动医疗健康应用的排名和下载量令创业者们欢欣鼓舞,但这是否只是营造出一种表面繁荣,目前尚不得知。
国外“对患者免费,向医生和保险公司收费”的商业模式显然并不符合我们现在以公立医院为主,商业医疗保险还不发达的医疗现状。不论目前是在APP里向用户介绍药品信息从药企获取分成,还是对用户实行在线服务付费,国内移动医疗应用行业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还不成熟;另外医疗类APP监管法案的缺失,团队专业性也不断遭到用户和行业人士的质疑。
在跨界变革的阵痛期,笔者认为当前医疗健康类APP的运作要点主要在于用户积累,提升用户体验。先夯实用户基础,再尝试变现。
从最近的一项针对手机用户的调研上看,当前用户最期待的三大功能是电子病历、预约挂号和用药提醒。开发者们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调整运营策略来增加用户粘性。比如国外的MangoHealth,他们让用户记录服药情况,并且及时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服药,告知用户识别药物间、保健品或食品饮料间可能的有害相互作用,给出药物提示。另外,一些健康传播类的应用也可定期向用户们推送一些健康小常识,对用户来说既实用也不容易招致反感。国内的西柚,作为一款专为女性量身定制的经期助手APP,集成了极光推送的消息推送技术,女生们只要创建了个人的生理周期档案,就能在那几天特殊的日子来临前收到各种贴心提醒。
此外,女生们在经期前后记录下自己的身体症状后,还能定期收到针对这些症状方面的健康提示。针对每个女生不同的生理状况制定专属于“她”的定制消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用户,这样的交流方式对于用户来说也会更为私密和个性化。
类似的运营方法在国外一些医疗类的APP上更为常见:
私人定制推送消息推进平台交流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