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智慧医联”能否避免重复诊疗?
“智慧医联”能否避免重复诊疗?
  • 2013-01-30 09:25
  • 作者:佚名
  • 来源:文汇报

今年,上海将实现全市近60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互通共享。这是27日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智慧医联”目标之一。市人大代表、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解春告诉记者,医联工程始于2006年,目前覆盖35家市级医院和8个区县。医生经授权可调阅患者近一个月来在本院以及其他医院的就诊记录、门诊处方、住院病案首页、检查检验结果,并可以调阅到部分医学影像。医联工程的“同类检验检查提醒系统”针对患者一个月内的同类检验检查信息以及两周内重复或超量用药,向医生推送提醒。目前,系统已覆盖29个常用检验指标、CT等大型影像学检查项目,并将上海医保用药全部纳入提醒范围。

然而,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农工党上海市委的提案提到:当医联系统提醒医生避免重复用药、重复检验时,许多医生忽略系统提醒,还是自管开药、开单。根据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去年5月的月度统计,34家市级医院医生对避免重复用药的遵从率仅为7.12%;对避免重复检验、重复检查的遵从率更是低至4.67%和3.21%。此外,调阅电子病历的功能也很少被使用。

医生太忙网速太慢,无力调阅电子病历

医生拒绝信息化的理由是“太忙了”。瑞金医院的周医生每天门诊100到200人,有的老人站在诊室门口翘首等待,前一位病人接诊还没结束就进来了。在病人“严厉”的目光下,医生“不敢”得闲调阅病历。一次,周医生调阅电子病历,网络传输发生几分钟卡顿,病人催促:“不要瞎搞,快给我看病吧!”另外,医生奖金与接诊量挂钩,他们不能降低问诊速度。

闸北区的一名家庭医生告诉记者,她曾到香港屯门医院进修,在那,医生可以利用病人候诊间隙,提前调阅电子病历香港规定每名医生每天只能接诊60名病人。这名医生羡慕香港严格的分级就诊机制:拿高血压症举例,病人达到“血压160/90”,才能在普通门诊挂号就医;如果低于标准,只能看急诊。

目前,上海的分级就诊、双向转诊并不顺畅。一名三甲医院医生说,有一天该院门诊总量约1万人,只有区区5个病人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后被转过来的。病人喜欢“直奔”大医院,三甲医院医生“累到趴下”。市政协委员、闸北区卫生局局长叶强认为,卫生信息化推广取决于就医模式变革:预约挂号配合社区首诊、双向转诊,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挂二、三级医院专科、专家,“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

检验手段不尽相同,难以避免重复检验

按照理想模式,病人即便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二级、三级医院,还会遇到一个问题:二级、三级医院是否认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报告?

长宁区卫生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郑涛介绍了一项血检试点:病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血,家庭医生给上海市血液中心网络发单,中心派遣车辆取回血样检验,最后由血液中心出具报告,权威度很高。不过,郑涛承认,“采样地”和“检验地、分析地”必须相近,上海市血液中心正巧在长宁区,其他区县很难照搬这个血检办法。

一名医务人员告诉记者,检验信息“上行”确实是医疗信息化中的难题。虽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并不差,但是不同医院的检验手段、识读方式甚至医生学派不尽相同,实际操作中,二级、三级医院倾向于让病人再检验一次。“医疗不能仅靠数据,而是需要灵活应变。比如尿常规检验,上午验还是下午验;空腹验还是饱腹验,都有差异。也难怪医生无法完全遵从避免重复检验的原则。”

【责任编辑:晓一 TEL:(010)68476606】

标签:智慧医联  电子病历  重复诊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