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杭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杭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 2012-12-11 09:49
  • 作者:佚名
  • 来源:杭州市卫生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卫生事业管理,提高卫生服务绩效,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杭政函〔2011〕39号)的有关部署,结合杭州实际,制订2011-2015年杭州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1.卫生资源适量增长。卫生强市建设得到推进,创建了省级卫生强市和卫生强区(县、市),基本构建城市15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服务圈。卫生资源总量逐年递增,人均医疗资源拥有量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19个,其中公立医院86个;全市拥有医疗床位42828张,其中医院床位36148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6.21张、卫生技术人员8.87人、执业(助理)医师3.53人、注册护士3.40人,其中市区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11.32人、执业(助理)医师4.46人、注册护士4.48人,县市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4.67人、执业(助理)医师1.94人、注册护士1.55人(以上含在杭省级卫生资源)。

2.卫生服务得到优化。完成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防控取得突出成绩, 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从350/10万降低到228.34/10万,全市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37‰、4.36‰,每十万孕产妇死亡数下降到6.81人,全市常住儿童“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6.90%,流动儿童“五苗”单苗接种率达97%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100%,原因查明率达85%以上,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颁布实施了《杭州市爱国卫生条例》,成为全国首个所辖区(县、市)均创国家卫生城市的省会城市,纳入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试点行列,精神卫生“杭州模式”不断完善,连续评为两年一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9.86%,自来水受益人数达437.66万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67岁。有效整合医疗服务资源,基本完成市级医院新增医疗用房建设和各区、县(市)第一医院迁扩建,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医疗机构诊疗总数从4360.40万人次增长到7755.65万人次,居民年均就诊次数从6.57次增加到11.35次。建立健全了惠民医疗网络,累计为困难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减免医疗费用3000余万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8%。

3.卫生投入不断增长。全市卫生投入从2006年3.6亿元增加到2010年11.2亿元,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从4.79%上升到7.28%,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比率,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各级政府按照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流动人口按户籍人口50%的标准投入,其中各城区的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已经达到30元以上,个别城区已超过40元。各级财政加大对农村卫生的经费投入,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其中市级财政对各地完成农村公共卫生任务按农村户籍人口每人每年6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给予基本建设补助和设备配置补助,实现了补助政策的新突破。

4.卫生改革深入推进。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药品生产流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体制改革“四改联动”,坚持以“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医疗费用下来,医疗质量上去”为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医改的杭州模式。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实施了市、区两级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实施市级医院集团化管理和省区、市校合作办院模式,初步建立了市卫生局、市卫生事业发展中心管办分离“人字形”治理结构。推进市属医疗机构药品联合招标采购、县以上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省市医疗机构药品联合集中招标采购,积极探索县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积极开展社区基本用药“零自负”试点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二)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历史欠帐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较长时间。长期以来,医药卫生深层次体制、机制、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医疗资源空间布局不合理与利用不充分并存,城乡卫生、医疗与预防、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发展不够均衡,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不甚合理,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2.新问题新矛盾正在不断涌现。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日渐增多,居民疾病谱随之发生明显改变,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损伤与中毒、精神和心理疾病、食品安全事件防控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保障任务等日益艰巨,促使医药卫生工作必须动态适应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

3.统筹兼顾面临不同情况。我市人口多、资源少、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市情,使地方政府在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方面承受较大压力。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利益格局的调整,如何处理好投入与补偿的关系、医与药的关系、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的关系成为难点问题。

(三)卫生需求及发展趋势

1.卫生事业地位日益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对医药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有医药卫生工作内容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各界对医药卫生工作更加关注,为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

2.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目标引领下,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的需求日渐增长、日益多元,对保持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期待日甚。

3.卫生改革助推卫生发展方式转型。我市通过全面实施“四改联动”,基本形成运转协调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创设了医改的“杭州模式”,有利于加快推进卫生事业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系架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到“十二五”末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卫生发展理念,以维护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注重解决“看病难”等影响民生的全局性问题,探索人人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实现路径,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当前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加强实践总结与调查研究,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结合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居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3.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卫生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我市卫生发展由外延粗放式增长向内涵效益型发展的转变,注意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卫生服务功能与技术的转型升级。注重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创新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并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4.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坚持科学化、民主化与制度化方向,科学筹划、兼顾各方,既要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广泛借用外力、吸引社会参与;既要全面统筹、全面发展,又要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做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三)总体目标

力争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健康城市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在省内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城乡区域更加均衡协调,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四)具体指标

——健康素质指标。平均期望寿命保持在80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居民健康素质明显改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并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公共支撑指标。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市本级和各县(市)区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

——规模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每千人执业(助理执业)医师数达到3.8人,其中县(市)及县(市)级以下达到2.0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达3.5人,其中县(市)及县(市)级以下达到1.6人;每千人床位数达到8.6张(详见省、市医疗资源配置规划),其中县(市)及县(市)级以下达到4张;城市步行15分钟、农村出行20分钟可到达医疗机构的居民比例达到95%以上(含在杭其他卫生资源)。

——健康管理指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到80%、基本技能掌握率达到75%,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城乡社区规范管理率达到8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精神卫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农村安全饮用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5%,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80%以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70%以上。

——服务效率指标。医院窗口挂号、取药、收费等候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下,病床使用率保持在90%,缩短治疗床位的平均住院天数,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治疗床位平均住院天数降至11天以内。

杭州市“十二五”卫生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

指标现状

2015

规划目标

健康素质

1

人均期望寿命

80.67

80以上

2

孕产妇死亡率

1/10

6.81

10以下

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36

5以下

公共支撑

4

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

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

5

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比

%

8.50

10以上

规模与可持续发展

6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3.53

3.80

7

每千人注册护士数

3.40

3.50

8

每千人床位数

6.21

8.60

9

居民步行20分钟可达医疗机构比

%

93

95

服务

效率

10

医院窗口挂号、取药、收费等候

分钟

-

15以内

11

病床使用率

%

92

90以上

12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天数

11.67

11以内

健康

管理

13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

86

88

14

主要慢病社区规范管理率

%

-

85

15

农村安全饮用自来水覆盖率

%

60

95

 

三、战略措施

(一)医疗服务体系

1.完善医院服务网络。

调整功能布局。根据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思路,合理设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布局,科学调控医疗机构数量、规模、床位、人员等资源指标。适应未来城市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变化,全面实施《杭州市区省市两级医疗资源配置规划》,科学补充好增量,整合利用好存量,实施市级医院功能布局和专业设置“两大调整”。县、市要适应城市发展格局,协调均衡医疗机构布局,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合理配置资源。均衡旧城与新区医疗资源,用2-4年时间,在城市新区新建或启用滨江医院、下沙医院、市十医院、之江新城医院、妇女医院、儿童医院、杭师大附属医院、市中医院丁桥分院等8家按三甲标准建设的市属医院,努力实现市民“大病不出杭州”的目标。加强五县市综合性医院内涵建设,每个县(市)都有一家二甲以上医院,使80%以上的农村居民“大病不出县城”。

加强医院管理。推进政事分开,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逐渐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办管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制订形成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具体措施并初见成效。强化医院综合目标考核,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实施三级医院总会计师制度,严格公立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普及分级诊疗。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定位,三级医疗机构致力于提高疑难复杂病例的诊疗能力,适度拓展高端医疗市场,二级医疗机构致力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实现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的转变。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构建城市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农村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主体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双向转诊,形成“首诊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优化办医格局。完善民营资本兴办医药卫生机构政策体系,逐步使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在土地、税收、医保定点、科研立项、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鼓励举办民营、私人医疗机构和药店,加强和重视在慢性病防治、康复、专科疾病防治、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发展,建立和发展老年护理机构、康复中心、临终关怀等机构。引导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发展,适度引入竞争提高医药卫生服务品质,以差异化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专栏1  杭州市“十二五”期间医院建设重点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医院

类型

建设

地点

建设

周期

建设规模

建设

床位

(张)

用地

规模

(亩)

建筑

面积

(平方米)

1

杭州市妇女医院

三甲专科

上城区

钱江新城

2009-2012

600

23

99400

2

杭州市儿童医院

三甲专科

下城区

朝晖二区

2011-2013

500

 

60000

3

杭州市中医院

丁桥院区

三甲综合

江干区

丁桥组团

2012-2014

1000

 

130000

4

杭州市第二人民

医院扩建

三乙综合

拱墅区

拱宸桥

2012-2014

350

 

60000

5

杭州市第十人民

医院

三甲综合

西湖区留下街道

2009-2012

500

 

68515

6

杭州市下沙医院

三甲综合

下沙开发区

2008-2011

1200

197

172223

7

杭州市滨江医院

三甲综合

滨江区

2008-2011

1200

140

175925

8

杭州市之江新城医院

三甲综合

西湖区之江国际旅游度假区

2011-2013

1000

150

180000

9

杭州市第七人民

医院病房综合楼

三甲专科

西湖区

古荡街道

2011-2013

150

 

28000

10

杭州市老年病医院(市一医院城北分院)

老年病专业医院

拱墅区

半山区块

2011-2013

300

30

36000

11

余杭区一医院主体迁建

二甲综合

余杭区临平街道

2008-2011

300

116

119868

12

余杭区中医院整体迁建

二甲中医

余杭区塘栖组团

2008-2012

250

107

100000

13

余杭二院病房大楼

二乙综合

余杭区余杭镇

2008-2010

150

 

21998

14

萧山区四院

二乙综合

萧山区义蓬镇

2010-2013

600

127

96000

15

建德市二院整体迁建

二甲综合

建德市梅城镇

2011-2013

250

60

20000

16

建德市三院整体迁建

二甲综合

建德市寿昌镇

2011-2015

200

50

16000

17

建德妇保院整体迁建

二甲专科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

2010-2012

200

37

16800

2.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强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深化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和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建设,创建省级和市级示范中医科,推进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完善杭州市名中医评选管理办法和基层名中医评选管理机制,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市级“名中医院”、“中医名科”建设项目实施。积极实施全国“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建设项目,加强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

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工作。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力度,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在基层的应用,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覆盖率和使用率,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区、县(市)全部创建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加强中医药学术继承和人才培养工作。推广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发扬优秀中医药文化传统。认真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名中医学术继承、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培养、省基层名中医培养、省农村中医骨干培养共6类对象的管理工作,深化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新考核模式,提高培养效果。

3.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积极上等达标。强化行业标准管理,加强各级各类医院规范化建设,开展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严格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准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立完善质量安全评价管理体系,推行基本医疗服务指南和诊疗规范,推行JCI、ISO管理体系认证,推行电子医疗档案和常见病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建全国百家优质医院,力争创建 “国家级优质医院”1所、“省级优质医院” 和“县级优质医院”各5所。明确护理工作定位和发展方向,争取实现“基础工作做实、专业护理做精、向无陪护发展”的目标,创建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示范病房。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医院管理,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目标责任制。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完善各项医疗护理管理规范,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完善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强化各级质控组织作用发挥。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确保血液安全。加强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推进医疗机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工作。

提高服务效率。夯实服务技能,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各类业务人员三基训练、技术比武、进修培训常态化。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探索推进部分服务项目外包,门急诊量每年递增10%以上。加快床位周转,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效率,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治疗床位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在11天之内。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共服务和基本医疗职能,实行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费用总量控制和均次费用控制,严格实施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对医院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对行风建设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完善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市传染病医院、市急救中心为龙头,区、县(市)传染病院(病区)、急救中心(分中心)、采供血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为支撑,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医疗救治网络,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急救水平,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城区8-10分钟、郊区10-15分钟。

2.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着力解决编制问题,根据国家关于疾控机构人员编制的相关规定和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合理确定并落实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与水平。改善疾控机构基础设施,推进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迁建、改扩建,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达到国家A类标准90%和B类标准80%,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检验检测和应急快速检测技术平台,提高应急检测能力,做好病原判明工作,科学处置和有效控制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流动儿童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全市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全市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保持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分别保持在70%以上和85%以上,建立耐多药肺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推广国家和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监测、宣传、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全面实施“四免一关怀”制度;疟疾二类县(建德市、临安市、桐庐县、西湖区)到2015年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疟疾三类县(其余区、县)到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精神(心理)卫生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管理,完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杭州模式”,加强精神病专业机构建设,重性精神疾病社区治疗管理覆盖率达到95%,逐步减少重性精神病人医疗费用的医保自负比例,全面实施困难重性精神病人免费诊疗项目,重大灾害等突发事件后心理救助服务实施率达到60%以上。

3.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完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加强设施建设,全市卫生监督分所全部符合省级规范化建设要求。充实卫生执法队伍,根据辖区人口、面积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范围、任务等实际需要,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配备,实施监督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卫生监督专业人员比例达到地(市)级90%以上、县级80%以上。建设监督信息网络,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全部实现网络化办公,全部使用省卫生监督软件,各类卫生行政许可审批规范符合率90%,实现卫生行政许可事项“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全程网上审批模式。加强监督业务建设,重点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有证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监督检查覆盖率100%,以县为单位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比例达到80%以上,学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推进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体系建设。根据市政府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有关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方案,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机制,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探索建立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监管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综合性评价指标,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体系,强化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推动乡镇一级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监管,适时组织联合集中整治行动,解决突出矛盾和社会关切问题。

4.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建设,全市所有区、县(市)卫生局组建职责明确的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有专门科室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指挥、处置的流程与要求。加快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装备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软、硬件配置,稳步推进市和区、县(市)一体化的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加大投入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专业化,市和区、县(市)两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均达到卫生部和省级要求。推进区、县(市)和乡镇(街道)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队伍人员更新、培训和演练机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机制,提高卫生应急处置技能和保障水平。

专栏2  公共卫生重点项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

推进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萧山区、淳安县等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迁建、改扩建

卫生监督机构设施建设

人均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上,每2-4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配备1辆执法车辆,仪器设备监测项目国家标准符合率达到95%以上

基层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

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区)5个以上,力争创建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区)1-2

5.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推进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和职业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落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加大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力度,强化对重点职业病的防治。到2015年,职业病危害单位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70%以上,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70%以上。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数进一步下降,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10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6. 推进妇幼保健工作。实施母婴健康工程,推进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全市各区、县(市)妇幼保健院规范化建设率达100%。强化妇女保健管理,探索城乡社区和流动人口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新机制。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做好两年一次的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工作。提升儿童保健能力,通过儿童健康教育及监测项目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通过强化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产前筛查覆盖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以下。

7.强化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巩固全市各区、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县城、镇)创建成果,90%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市级以上卫生乡镇(街道)标准。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安全饮用自来水比例达到95%,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9%,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

(三)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制订完善主城区及各县(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升中心集镇所在地的县级综合性医院8家和卫生院12家,提升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现行政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装备水平,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配置达到国家和省“新六件”(血生化仪、X光机、B超、心电图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要求,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需按标准配齐“七小件”(心电图仪、中西药柜、体重身高计、血糖仪、急救出诊箱、电脑、打印机)。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根据服务人口和功能,合理确定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和人员配置,增加公共卫生医生配置。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强化全市基层卫技人员在职培训,培养适需对路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做好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开展1个三级医院对3个县级医院、1个二级医院对2个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协作,派遣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事业,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上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双向交流,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完善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政府创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机制,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完善服务功能,探索推进社区责任医师团队等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完善补偿机制,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医疗机构予以补助。

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加强用药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规范基本药物使用。

专栏3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提升中心集镇所在地的县级综合性医院8家和卫生院12家,提升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400家。派遣200名城市医院高年资医师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推广适宜技术和项目100个。培训基层卫技人员5000人次,培养全科医生、社区护士2000人。

 

(四)卫生科研教育

1.发展重点专科。完善重点专科的分类管理制度,对重点专科实行动态管理。努力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学科进入省、部级重点学科行列,鼓励符合条件的区县市级及民营医院申报重点专科,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对市属重点专科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确保重点专科的水平和活力。加强对重点专科,尤其是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和扶持,做强做精一批重点专科,培养扶持一批区、县(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重点专科,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水平和科技含量。争取到2015年,全市拥有省、部级医学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和重点扶持学科20个、市级重点专科70个。

2.推进医学科研。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积极开展医学科研活动。倡导院校之间、医院之间和学科之间的合作,开展多单位、多学科的重大项目联合攻关,鼓励开展具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加强医学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五年内争取国家级科研立项8-10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00项以上;力争获省科技进步奖20项以上。

3.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医学教育投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推广适宜技术,力争各区、县(市)创建具有临床指导示范作用的龙头学科。根据“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的原则,切实做好新一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采取免费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基层、欠发达地区服务,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和在岗培训,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率达到95%以上,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五)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1.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名院人才发展战略,以新医院作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的重要平台,实施“走出去”招聘战略,争取5-10年内吸引2-3个留学人员工作团队、30名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以建设博士后工作站为契机,加强与名院名校合作,争取5年内引进博士100名、硕士800名。坚持刚性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引进院士、钱江特聘专家等高端人才,实现人才合作共享。加大对人才引进的资助力度,建设人才专项用房,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2.加强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引进好、培育好、使用好一批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领导干部。打造一流的卫生管理团队,改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加大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力度,提高医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选派高层次重点培养人选到国外著名大学或医学研究机构进行中长期培训、短期考察和学习等形式开展合作研究,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学科研水平。大力发展在职教育, 将在职教育作为人事管理的重点内容, 鼓励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

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以实施绩效工资作为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有效手段,把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到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上来。根据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逐步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到收益分配中,把贡献、绩效与其收入挂钩,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特别对于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六)健康城市建设

1.普及健康教育。围绕建设健康城市567工程,推进健康人群培育。进一步完善教育阵地建设,建设并使用好市民健康生活馆,推进市民大讲堂巡讲、健康知识进百万家庭和健康知识进千村万户等健康教育载体活动,创建一批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强化市民五个人人知晓健康管理行动,实施健康影响因素系统干预。到2015年,市民每周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40%以上;人均盐摄入量下降20%,人均每日油脂摄入量下降10%;总人群吸烟率下降至25%以下;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到80%、基本技能掌握率达到75%。

2.规范健康管理。探索实施“国民健康工程”,不断提高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水平,加强对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重性精神心理性疾病等重点疾病的管理,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贫困人群、患病人群等的管理,促进目标人群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率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80%,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管理率达80%以上,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达到70%以上、血糖知晓率达到50%以上。

3.发展健康产业。着眼于我市“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以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为手段培育发展健康产业,推进低碳经济。利用独特景观和人文资源,形成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湖(西湖、湘湖、千岛湖)特色疗休养产业群,在主城区西山片形成以中医保健疗休养为主的杭州高档疗休养产业群,争取每年发展疗休养行业协会会员单位10家,疗休养人次每年增加一倍,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疗休养机构增加50%,满足国内外和本地疗休养人群的需求。

专栏4  健康城市建设项目 

围绕建设健康城市567工程,完善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项目推进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健康教育阵地,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开展“五个人人知晓”健康管理倡导行动,实施健康影响因素系统干预。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规范化健康管理。发展健康产业,形成特色疗休养产业群。

 

四、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

(一)公卫均等化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惠城乡居民。明确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质量较好、内容全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重点做好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健康体检、3岁以下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定期健康检查、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等工作,并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加快建立区域性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并实施信息化规范管理。逐步增加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2.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高标准落实。完成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防治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血液安全、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任务。高质量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预防出生缺陷;逐步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继续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推广重症精神病患者免费治疗项目。

3.特色公共卫生项目个性化服务。实施青少年免费窝沟封闭项目,五年内主城区中小学生窝沟封闭率达到90%,县(市)地区推广率达到50%。实施困难重性精神病人免费治疗项目,做好政策宣传和年检服务,逐步扩大受惠率。实施妇幼保健“六免”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婚检、孕前优生检测、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孕产妇保健及0-36个月儿童保健免费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构筑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三道防线。全面深化健康城市建设,建立公共场所控烟工作长效机制“杭州模式”,实现卫生系统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

专栏5  特色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青少年免费窝沟封闭、困难重性精神病人免费治疗、免费婚检、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免费产前筛查、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免费孕产妇保健、免费0-36个月儿童保健

 

青少年免费窝沟封闭、困难重性精神病人免费治疗、免费婚检、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免费产前筛查、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免费孕产妇保健、免费0-36个月儿童保健

4.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改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施条件,重点加强卫生监督、采供血、应急救援、精神卫生、传染病、妇幼卫生等机构的基本建设,继续推进市、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服务机构和工疗站建设。努力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装备水平,增强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

(二)城乡一体化

1.统筹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巩固卫生强市、卫生强区(县、市)、卫生强镇(街)建设成果,逐步解决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弱、群众信任度差、基层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深化城乡卫生帮持,推进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统筹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提升受援单位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2.推进县乡卫生一体化建设。整合基层医疗资源,完善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各县(市)至少有一家综合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乡镇卫生院90%以上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确保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率主城区达到98%以上、县(市)达到90%以上。探索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发挥县级医院的品牌、管理、技术和信息优势,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水平。

3.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卫生专业人员定向培养,加强在职人员培训,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保障,并通过发挥满意度评价等激励因素提高其服务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逐步做到命名标识、人员调配和培训、药品采购和价格、业务管理和绩效考核、信息管理、财务和分配制度“六统一”,全面实现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0%以上

(三)服务规范化

1.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以目标考核、绩效考核为重点的评价体系,促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工作流程,促进从业人员提升自我、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完善第三方测评机制,推行信息公开,维护社会公众知情权,加大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的监督、参与力度。完善纠纷调处机制,促进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作用发挥,深化医疗争议事件认定和责任追究评析制度,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2.强化标准管理。以推进电子病历建设为载体,规范诊疗流程。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为切入点,规范诊疗行为,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提高疾病诊治水平。以持续质量改进计划为重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检查评估体系、信息体系和培训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以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医院”试点为契机,加强护理工作,完善护理制度,增加护士力量配备,加强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3.规范服务行为。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格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监管,促进健康相关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卫生“软实力”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完善医德积分制考核,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损害患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手术等行为。

(四)名院集团化

1.探索名院名校紧密合作机制。坚持新建市属医院非营利性国有控股股份制医院的定位,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等三甲医院和浙江大学等名院名校为首选,以资本、品牌为纽带,推进实施“市校合作、股份运作”的名院集团化发展模式,促进名院名院和我市新医院一体化发展,缩短新医院成熟期,实现优质医疗的普及化、平民化、均衡化。

2.完善多院一体共同发展机制。完善市一医院与市妇女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肿瘤医院、市一医院分院“五院一体”,市六医院与市儿童医院、市十医院“三院一体”,市中医院、市中医院丁桥分院“两院一体”管理模式,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充实调整市属医院功能布局,促进市属医院错位发展,更好地适应医疗服务需求。

(五)卫生信息化

1.加快卫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卫生信息网络,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化体系,促进卫生服务、卫生管理现代化。加快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重点的终端设施普及,整合现有资源,构建高效实用的数字卫生基础设施。制定卫生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2.构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切入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市民卡的功能,赋予健康卡的内容,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实时、有效的个人健康信息,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力争五年内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普及率达到90%以上,规范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

3.搭建以电子病历为切入点的医院信息平台。做到电子病历的构建以病人为中心,医院的运行以电子病历为中心,加快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开发。建立科学的医院运行管理信息平台,促进医疗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推进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加强技术协作,降低医疗费用,共享医疗资源,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的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规划实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对推进卫生事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研究解决卫生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长期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重视加强新闻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有利于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加大投入,落实经费保障。进一步明确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建立卫生投入长效机制,保障卫生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投入,加强关键领域建设。加强经费管理,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有机结合市场机制,政府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卫生投入新机制。

(三)深化改革,增强体制保障。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抓住重点难点,加大攻关力度,努力实现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素质性问题的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改革的时机和力度,重大创新性探索要先行试点,经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做法要及时总结规范加以推广,保证改革积极稳妥有序可控。抓好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依靠科技,优化人才保障。创新卫生发展理念,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扩大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借鉴吸收先进经验,促进卫生科教事业可持续发展。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成长机制,推进人才数量、素质、结构调整,建立并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环境,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加强监管,强化法制保障。依法履行监管职能,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保证监管行为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整顿和规范健康相关产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强化卫生民主与法制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晓一 TEL:(010)68476606】

标签:十二五  卫生事业  医药卫生体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