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3-18 10:07
- 作者:李蓓
- 来源:东方网
据了解,在上海医改方案设计中,医疗联合体是未来市民看病的主要“路径”———家庭医生提供首诊、疾病和健康管理要“为居民省钱”,居民签约后在联合体内快捷转诊,检查检验报告“一体化”……
位于卢湾区的上海第一个试点医疗联合体似乎正在这种理想和现实的交织中奋力探路。
搞了联合体,以后去哪里看病?
病人能得到哪些实惠?
社区“守护人”如何让人放心?
这是居民们的三大困惑。
一问:以后我们怎么看病?
居民疑虑什么样的疾病首诊要到社区?
社区会不会配不到某些药?通过转诊是否会耽误病情?如果需要跨联合体转诊到“体外”医院,渠道是否畅通?卢湾区卫生局局长赵丹丹回答了这个问题:起病较急的情况下,如急性发热38度以上、突然剧烈的腹痛胸痛、突然受外伤重伤时,不建议市民去社区医院,应立即到区内两家二级医院的急诊看病;老年人已经确诊的慢性病应到社区随访、配药并接受健康教育;中青年人感冒咳嗽等小毛病或者体检发现某些指标异常时,先到社区进行初级分诊筛查。
“医改已经为上海社区医院作了明确的定位,就是保基本。”赵丹丹表示。五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立强说,通过改革让社区医生增强分诊、初诊能力,社区医院将对普通的常见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具有足够的应对处理能力。赵丹丹说,改革后,社区配备的688种基本药物在应对常见病和慢性病上绰绰有余,但由于居民用药的习惯问题,可能需要一个过渡期。
在五里桥社区卫生中心的药房,一些脏器衰竭病人经常使用的辅助药物百灵胶囊、至灵胶囊并没有被列入上海基本药物目录,而这类药在社区应用的病人并不少。但是,目录中因此配备了替代药物金水宝,疗效是一样的。这家社区医院药房此前药品总计404种,其中属于目录外药品是92种,占17%,主要是中成药。“今后都有替代药品。”李立强告诉记者,老年人常用的络活喜、拜糖平等合资进口药都在目录内,不会出现配不到的情况。改革后,药房里药品总数反而增加了,市民可以有更多选择。
“对病人何时应转诊,转诊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应当尽快制订规范。”相关专家指出,联合体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社区医生将是一场集合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大考验。而更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方案对于如何处理跨区域转诊缺乏设计。众所周知,每家三甲医院都有自己的专科特长,不可能精通所有的疑难杂症。当签约居民需要治疗脑部肿瘤疾病时,他如何从瑞金医院及时转诊到华山医院,这将考验相关部门的管理智慧。赵丹丹建议,由联合体统筹体内体外的医保预付费用并统一转账。但也有专家指出,转诊涉及不同医院之间的利益,必须有政策予以明确规范。
共2页: 1 [2]下一页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