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四医联动”让困难群体看病踏实
“四医联动”让困难群体看病踏实
  • 2011-02-13 10:24
  • 作者:洪梅芬
  • 来源:解放日报

过完兔年新春首个长假,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十分繁忙。一早,正在内科候诊的糖尿病患者、低保居民苗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一挨到药用完就发愁,因为看不起病而不敢看病,自从有了“四医联动”优惠政策,看得起病、也敢看病了,今年春节也过得轻松了许多。

苗先生说的“四医联动”,就是长宁区通过统筹民政、医保、卫生、慈善等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政策资源,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医疗救助、社会组织医疗帮扶“四医联动”的医疗救助保障模式,通过救助、医保、慈善等政策联动衔接,让无保障困难群体敢看病、看得起病。自去年在仙霞街道试点以来,该项政策收到了良好成效,目前正在全区推广。1064名困难人员办理了“四医联动”,保障对象医保均次费用较其他医保病人平均下降17.67%。

这项创新模式打破了过去保障政策各自为政的局面。据介绍,无保障人员可以通过“四医联动”参加医保,由医疗保险支付个人自负部分的救助资金承担了大头,再由民政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支付相应比例的自负费用。对于困难人员全年实际自负的医疗费高于一定金额的,还可引入慈善资金,通过个案帮扶进一步予以保障。仙霞街道1064位享受该项政策的困难人员中,无保障人员就有500多位。如一位无业保障老人患骨质疏松症和帕金森病,在街道救助纳保并享受 “四医联动”后,每月医疗费从600多元降到了60多元。有关调查显示,96%的困难人员认为,“四医联动”医疗救助保障让其看病不再有后顾之忧。

突破传统救助政策局限,创新模式加大放宽了救助内容、人群和标准,涵盖了该区民政特殊救济对象、低保人员、低保残疾和大重病人非本区户籍配偶、低收入大重病人、65周岁以上无业老人和因病致贫人员等6类困难群体;不分疾病类型和就医形式,对各种疾病的门急诊、家庭病床、急诊留院观察、住院治疗等一揽子实施保障;在就医结算时,保障对象除享受医保外,医保支付范围由个人自负部分,享受90%(区属二级医院就医)或9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保障,个人自负部分降到了10%至5%。呼吸道感染患者朱先生患病20多年,过去他虽有医保,但经不起看病,拍一次胸片,验一次血,吊三次针,第二次再去医院就没钱了。如今享受了“四医联动”政策,他说看病心里踏实多了。

新模式还变事后救助为事前、事中救助。困难人员只需手持“四医联动”医疗救助保障专用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个人自负部分,救助资金承担部分由医疗机构垫付,事后跟民政部门结算。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因垫不起医药费而小病不医拖成大病、慢性病的现象。

【责任编辑:清茗 TEL:(010)68476606】

标签:四医联动  看病难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