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探索最佳商业模式 解区域医疗信息化“燃眉之急”(1)
探索最佳商业模式 解区域医疗信息化“燃眉之急”(1)
  • 2010-10-13 10:52
  • 作者:许继楠
  • 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行业聚焦频道——最新热文推荐

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提高医护服务和公共卫生防疫水平,目前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国医疗改革建设的重点项目。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要花上一大笔钱,钱从何来,如何持续?建立起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最佳模式?相比技术层面的区域医疗平台模式,更重要的其实是商业模式。对于一个区域医疗联合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诊所、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卫生机构都能在这个模式里找到利益点和兴奋点。

曾对全国31家医院的信息中心主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医院推广区域医疗艰难的首要原因是医院缺乏动力。为什么要与别人互联?三级医院并不需要再增加病人了,小医院想互联,但力量有限。当然,可以依靠政府命令和行政手段。

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建设的规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满足自身改善业务的需求,谁也不会一开始就想着满足别人的需求。因此,搭建跨组织、跨地域的区域医疗信息网络,最重要的是各参与者能达成共识,确定主导力和驱动力。完全靠政府推动,有利有弊。政府主导的项目固然以国家整体的目标和利益为重,而参与者投入了时间、人力和金钱,就必须取得各自应得的收益,否则后劲难以持久。

我们不妨把视野放在全球,寻找一种理想的商业模式。近几十年来,英、美、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先后开展了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希望推动以电子医疗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网络建设,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普及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美国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RHIN)搞了20年,但还是不成功,因此奥巴马上台后,仍将此项作为改革重点。

区域医疗也是我国新医改的重点。2009年,卫生部公布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按照设想,全国将被划为7大区域,每个区域内设置1~3个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1~3个国家专科性医疗中心。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是区域医疗中心体系中的最高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也将分别设立区域内的综合性医疗中心。国家医疗中心负责提供先进的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并承担医学科研等任务。综合性医疗中心突出临床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专科性医疗中心突出专科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包括心血管、传染病、儿童、妇产、眼科、耳鼻喉科、肿瘤、口腔等专业。

我们最终选择了湛江模式、加拿大Infoway模式和英国NHS模式来分析。三种模式各有代表意义。湛江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业保险引入医保体系的尝试。未来可能因为商业保险公司的驱动,各医疗机构建立起统一数据交换格式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加拿大Infoway模式中,Infoway作为非盈利性组织推动全国区域医疗建设。英国NHS模式中,英国政府投巨资先把网络搭建起来。

湛江模式:医保与商保结合

引入商业保险经办基本医疗保险,可以监督医疗费用过快上涨,还有看不见的好处是它也许能促进不同医疗机构间形成统一数据格式。

湛江市自2007年起委托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健康)配合基本医疗保险提供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因为与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引入商业保险这一市场机制来经办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湛江模式备受瞩目,人保健康公司还为湛江政府提供了医疗费用审核等服务。其做法是,与社保部门共同开发医保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挂床住院现象,人保健康公司有权拒绝向医院支付相关费用。

共6页: 1 [2][3][4][5][6]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区域医疗信息化  资源配置  商业模式  GE  IBM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