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公立医院的公益 重在“三公”
公立医院的公益 重在“三公”
  • 2010-04-30 13:04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坚持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放在第一位,是公立医院悬壶济世的本质属性和神圣使命,也是治国安邦的最大民生工程。2009年底,我国有公医14086家,其医卫人员346万人,年供医疗服务17.9亿人次,占全国的71%、91%、90%,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核心战场和医改的领军旗舰,其公益性关系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整体进程,决定我国医改的成败。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战略目标,重在把准“三公”。

把准投入的公共性。公立医院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生产的健康产品属公共产品,健康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加大公医投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也是公益回归的根本保障。

一是加大公医投入。近年公益淡化,源于政府投入不足。目前政府每年投入占公医支出仅10%,医院90%的生存发展资金要靠自筹。政府投入在整个医疗费用中仅占25%,相比美国的46%、发展中国家泰国的56%严重偏低。公医只好从患者口袋中掏钱,大方贵方、过度诊疗泛滥成灾,加重了群众医疗负担。2009年,我国门诊次均、住院人均医药费用达154元、5775.5元,同比增长5.1%、5.7%;2008年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达40.4%。不少居民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灾难性医疗支出”30%的警戒线,“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0年政府预算卫生投入4439亿元,仅比上年政府财政支出和占GDP的份额增加0.1、0.06个百分点。要尽快调升这一过低投比,力避“老账未还,又欠新债”的恶性循环。要从“人民健康是最大生产力”的政治高度,加大投入,打造科学发展的“健康GDP”。

二是改革补偿机制。因政府投入偏低和医疗收费不足弥补成本,目前公医严重亏损。据北京市对天坛等8家公医18257项医疗成本核算,盈利仅7948项,占43%;亏损达10309项,占57%;占亏损总额77%的132091万元属政策性亏损,医院无法通过加强管理来扭亏为盈,亟需政府补偿。在政府补偿不足医院支出10%的困境下,医院便在盈利项目上大做文章,通过多化验、多检查获取更多盈利。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要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尽快改革补偿机制,合理足额补偿医院。医改增设药事服务费,价格难界定,操作难度大。建议改“患者自付、直补需方”为“政府支付、直补医院”,堵死分解处方、加重百姓负担的漏洞。要依托笫三方公正界定补偿标准,力避“一哭就有奶吃”。要严格控制过度医疗和盲目扩张规模,变“创收中心”为“成本中心”,确保群众看病少花钱。

把准医疗的公众性。公医承担着我国逾九成公众的医疗重任,把准公众性是坚守公益的永恒主题。

一是敬畏公众生命。“以公众利益为目的去学医,才是人类的服务者”。湘雅医学院首任校长颜福庆流芳千古的“公医宣言”,道出了敬畏公众生命的庄严和神圣。中国青年报开展“我国哪些职业失去操守最严重”社会调查,经12500名公众投票,医生竟名列榜首。公医要带头恪守医德,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方针,弘扬“戒、慎、恐、惧”精神,牢记医生的一张处方、一次手术,都关系公众的生命,连着无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祥和,确保医疗安全。

二是优化公众服务。要通过科学诊疗流程,全面规范公医按服务项目收费制度的程序内容、收费标准、诊疗手段、药品用量,开展处方点评、药品流向监测预警,从根本机制上堵死大处方过度医疗的漏洞,确保公众看病不花冤枉钱。要实施同城“一卡通”。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各医院诊疗卡在同城通用,共享患者就诊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患者费用。

把准价值的公平性。公医的公益性,最终要落实到医生的医疗服务。公平体现服务价值,保障医生合理收入,调动广大医生的积极性,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首要前提。

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收费价格自1999年制定以来10年未变,医生收入偏低,无法体现其服务价值和劳动成本。据北京市对朝阳等8家公医18257项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收费仅占成本的70%。护理、诊疗价格仅能弥补成本的17.34%、20.43%。挂号费不如停车费,护理费不如修脚费,手术刀不如剃头刀,扭曲的价格必然催生扭曲的行为。调查表明,医生中91.9%的认为报酬不符付出,48.8%的想弃医改行,39.6%的认为执业环境“较差”。医生是高强度、高风险职业,如果付出不能等值回报,必然淡化公益性,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让医生有尊严地得到合理收入,使其满脑子只有公益,而非赚钱糊口,改“以药养医”为“以技养医”,减少不合理的医药支出,最终受惠的是老百姓。

 

 

【责任编辑:靖楠 TEL:(010)68476606】

标签:公立医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