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12 15:54
- 作者:方南
- 来源:南方都市报
据统计,我国医疗资源非常缺乏,每万人仅拥有医生14名,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公众医疗成本也非常高昂,住一次院,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一半以上,要花掉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5倍。尤其是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持续加剧,流行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成为重点,医疗需求更加凸显。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建议,构建“电子医疗”体系,以改善公众医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条件,推进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医疗保健成本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问题。”徐龙举例称,利用物联网M2M (机器对机器)技术,通过现有的通信网络,可以把很远的病人数据传输到各种医疗机构。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可以收集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心电图、行动模式等各种数据,甚至有可消化的传感器,使服药情况得到监控。
此外,他还表示云计算技术为病人的模式识别提供了基础,可以大大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并可使少量尖子医生的医疗经验为大量病人共享。智能化终端技术为医生提供方便使用的特制移动终端,使得他们在出诊或其他工作生活现场可以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单个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突破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构建一个‘电子医疗’体系才是从根本上破解医疗难题的关键。”徐龙进一步指出,构建一个“电子医疗”体系,将为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带来四大便利。
一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二是有利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现代化,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三是通过推广电子医疗,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把现有的医疗监护设备无线化,进而大大降低公众医疗成本;四是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各参与主体间共享互通,将有利于医疗信息充分共享。
在跨地区电子医疗统一平台标准建设方面,徐龙还建议,政府应加快对物联网无线医疗传感器和传输产品等新的医疗监护设备的审核周期,医疗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明确的移动医疗服务规范和意外处理方法,使得远程监护的风险管理有法可依。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