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35岁,她出任985大学药学院院长!
35岁,她出任985大学药学院院长!
  • 2024-05-31 09:34
  • 作者:汪航
  • 来源:医学界

近日,“医学界”从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药学院”)官网获悉,现年35岁的刘秀云已经出任该学院院长。此前,她曾任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刘秀云/图源:天津大学工会官微

据学校官网介绍,刘秀云为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她不仅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还入选了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2023年,刘秀云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以表彰其在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所做的创新性研究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刘秀云本硕均毕业于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该校2005级本科生和2009级硕士生。硕士毕业后,刘秀云获剑桥大学盖茨奖学金支持,在剑桥大学攻读临床神经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主修重症麻醉与脑科学。

进入剑桥后,她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在JCBFM(国际脑血流与代谢学会的官方期刊)等世界级神经科学期刊上发表;她着力研发的一款软件帮助医生及时监测病人的神经生理指标;她还担任过剑桥中国学联常务副主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完成博士学业后,刘秀云去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理护理系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麻醉重症系进行博士后研究,担任美国重症麻醉师协会学术委员会(SOCCA)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生命支持技术分会副会长、CAMDI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在美国学习期间,她的三位导师分别从事基础学科、儿科以及心脏科,研究领域各不相同,这也促使刘秀云的科研课题横跨医工、临床与基础医学三个方向。对此,她说“同时做三个课题很有挑战,但是收获和成长也特别多”。

2021年,刘秀云结束了近十年的海外求学生涯,回到母校天津大学医学院任职,主要从事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天津大学新医科的领军人才。

“医学界”梳理发现,除上述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外,刘秀云在天津大学还有着诸多头衔:青年教师、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授、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下属研究院)副院长、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以及医学院副院长。

天津大学医学院官网显示,医学院聚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脑科学与神经工程等研究领域,积极推进新兴医学与天津大学优势学科的交叉。其中,医学学科于2020年首次进入QS排行榜,入围全球医学学科550强,名列中国大陆前22位。

围绕这些专业方向,刘秀云致力于解决神经重症遇到的工程瓶颈问题,为一线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手段,其科研成果则主要集中在脑机接口技术,以及对脑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

刘秀云(左1)/图源:天津大学工会官微

比如,刘秀云团队在国内首次引入了脑脊液动力学评估技术,并联合脑机接口、蛋白组学开发脑积水患者精确诊断与干预技术,将脑积水患者的诊断时间从3天缩短为30分钟。目前,该技术已在多家医院落地应用。

由她开发的多窗个性化最佳脑灌注技术,现已被应用于加拿大温哥华总医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临床诊断中,用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和脑创伤患者的救治。

此外,作为首席科学家,刘秀云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信息融合”重点专项1项,项目总经费1.75亿,中央财政经费4094万,致力于突破我国神经采集与计算芯片的“卡脖子技术瓶颈”。

凭借一系列科研成绩,刘秀云于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23年获评“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目前,天津大学医学院、药学院官网显示,刘秀云已不在医学院“领导班子”行列,但仍是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以及最新任职的药学院院长。

公开资料显示,天津大学药学院于2000年8月成立,首任院长为赵康教授,名誉院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家祥教授。2013年,美国教授杰伊·西格尔(Jay Siegel)担任药学院第二任院长。

“国是直通车”2021年的报道称,西格尔是天津大学自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位外裔“洋院长”,在担任药学院院长的8年间,他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数十位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力推动了药学院的国际化。

此番担任药学院院长,刘秀云将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同时,“医学界”梳理发现,天津大学正在重组医学部,药学院正是其中一环。

今年3月,天津大学药学院有关负责人在“新学期全院大会”中指出:希望全体中外教职工在重组医学部的历史发展契机中,认真思考和回答“学部建设、药学何为”的时代课题,在学院发展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思考如何破局、如何开新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潘蓉蓉 TEL:(010)68476606】

标签: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