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自制外挂软件抢了7000余次华西医院专家号!“警医”联手打掉两个“电子黄牛”团伙
自制外挂软件抢了7000余次华西医院专家号!“警医”联手打掉两个“电子黄牛”团伙
  • 2024-05-30 09:37
  • 作者:佚名
  • 来源:成都武侯公安

早上刚过8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是人头攒动,从全国各地前来看病就诊的人络绎不绝,而在距离医院门诊部200米远的一处暗巷中,两名男子鬼鬼祟祟地说着什么,一次专家号的“倒卖”交易正在隐秘进行。“全部趴下!警察!”突然,几名便衣警察从两头冲进暗巷,将两名男子迅速控制——这是成都武侯公安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部署开展的涉医“号贩子”犯罪团伙集中收网行动中的一幕。本次行动先后抓获“号贩子”50余人,而这仅仅只是武侯公安分局落实主动警务、主动作为,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警医联动、多元共治,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守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护航民生发展和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年均就诊人次近千万,“看病去华西”这一观念在西南片区老百姓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而这也使得医院一号难求,挂号压力常年过载。早些年,到医院看病需要线下门诊排号,许多群众为挂上华西专家号不得不通宵达旦排队,还有部分群众委托“号贩子”代排队、电话挂号、身份证“占坑”。后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服务向线上转移,2015年11月,华西医院顺势推出了集预约挂号、候诊查询、门诊缴费等线上服务于一体的“华医通”APP,这一举措让通宵排队挂号成为过去式,网上实名预约制挂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号贩子”抢号、占号的情况得到改善。然而,依然有部分患者为省事、图方便,抱着“拿钱消灾”的想法寻找“号贩子”,这也就给了“号贩子”钻空子的机会。他们顺势升级为“电子黄牛”,通过技术手段模拟挂号操作恶意抢占号源,致使华西医院“挂号难”问题再次出现。

“警医+”联手出击,

将“号贩子”团伙“一锅端”‍

“我们与武侯公安一直保持紧密协作,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在全力打击防范‘号贩子’。”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石锐称,院方在对“华医通”APP的运维管理和监测过程中,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外挂软件恶意抢占就诊号源。为最大限度地遏制“号贩子”抢号,院方在不断升级优化系统的同时,与武侯警方加大了案件研判和调查力度,并于2023年底成功挖掘出两个利用“外挂”程序恶意抢号、占号的“号贩子”犯罪团伙。

随后,武侯分局迅即成立专案组,会同华西医院主动对接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组织召开部门会商会、案情分析会等会议12次,深度剖析打击治理难点,全力开展线索收集、走访调查等各项工作,并于今年4月中旬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将两个团伙一网打尽,现场查获用于抢号、占号的手机、电脑等作案工具若干。目前,以吴某、许某为首的两个“号贩子”犯罪团伙中有19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余30余人被依法行政处罚。

在随后的审讯调查中,专案组发现这两个团伙对华西医院的放号流程、时间等信息研究得十分透彻,专门编写制作了自动监测号源、实施抢挂号的“外挂”软件。在此基础上,团伙内负责在前端呲活的“揽客员”每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华西专家号”代挂号的消息,将患者私信留下的信息和数据反馈给后台“指挥员”,再由“指挥员”利用“外挂”软件提前“霸占”号源,最后通过收取100至2000元不等的高价“服务费”将号源倒卖给患者。目前,警方已掌握到两个团伙共抢占华西医院知名专家号7000余次。

“警医+”联动治理,

让平安和健康惠及百姓

以打击整治“号贩子”乱象为突破口,近年来,成都武侯公安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等“华西系”医院,针对华西坝片区涉医附属产业、旅店业及商业体林立、人流车流高度密集、日均人流量“10万+”等实际情况,共同探索形成了以“华西系”医院为核心的四维立体防控体系和“智慧警医共建”新机制。

“我们辖区有一支以公安派出所为牵引,医院安保、交警、综合执法、社区干部为驱动的‘五方联动’治理队伍,时刻紧盯扒窃、‘号贩子’‘医托’、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打击整治工作。”华西坝派出所执法办案队队长王天冰介绍道,在过去的治理中,各单位多是各自为阵、单打独斗,派出所管治安,交警管交通,医院管内部……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因为未形成合力,困扰区域治理的症结并没有“去根”,而“五方联动”机制形成后,各部门不再眼里“只有自己的活”,在工作中各有侧重又相互联动。

除了在打击整治上下功夫,武侯公安分局还联合院方在医患矛盾纠纷化解上不断探索,创新区域治理工作举措,打造“涉医矛盾调解天团”,通过商请司法、卫健部门在华西四家医院建立“医警调解室”,由华西坝派出所邀请医学专家、教授入驻,通过公安部门、调解机构以及业内知名专家优势互补,将法律知识、医界权威和群众工作结合起来,三方共同“会诊”医患纠纷,疏通“病患症结”,让医患矛盾不出华西坝。

依托“警医+”多元共治,近两年来武侯警方打击处理“号贩子”“医托”189人、扒窃8人,华西坝片区秩序明显好转,涉医患矛盾纠纷数量呈断崖式下降,各项平安数据连年攀升,全天“零发案”成为常态。

“警医+”多元共治效果如何?

听听他们怎么说

“现在华西医院挂号方便多了,我父亲在医院做完手术后,院方直接向我们推荐了全程管理项目,后续诊疗不用抢号即可预约,真的十分方便。”一位患者家属称,自从购买了这个项目,自己再也不用花高价找“号贩子”了。

在一楼罕见病中心,一女子带着母亲来复诊。据女子讲,她的母亲患的是重大疑难疾病,原本以为挂号会很困难,但是了解到华西医院专门为疑难疾病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于是通过“绿色通道”为母亲挂了号,并在此持续就医。

“今天我来看病,时不时都能见到医院保安和警察在巡逻守护,不管是安全还是环境方面,整体感觉都很舒心。”前来华西医院就诊的王女士称,自己是第二次来华西医院就医,两次都是通过网上正规渠道挂到的号,原本十分担心的“抢号难”问题似乎并不存在,而且身处人流量如此巨大的医院门诊部,仍然感到秩序井然。

……

“我院一直对‘号贩子’打击治理高度重视,不断加强人防、技防建设和投入。保卫部建立了专班治理团队和‘号贩子’信息库,开展‘定时+不定时’‘便衣+制服’巡逻,现场收缴‘号贩子’的就诊卡、票据及宣传卡片等,并将其扭送至派出所依法处置。”据华西医院保卫部部长崔旺介绍,经过医院专项整治和“五方联动”治理后,“号贩子”乱象得到强烈震慑,医院门诊自助挂号机被“号贩子”霸占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在广场招揽挂专家号、发卡片的“号贩子”也寥寥无几,网上“电子黄牛”问题也得到有力遏制。取得这一成效,得益于武侯公安分局的有力打击,还得益于华西坝派出所率先在全省建立的“医托”“号贩子”黑名单制度,形成了从源头上堵住监管漏洞的长效机制。

“此次警方打掉两个涉医‘号贩子’团伙系四川首例,为后续同类案件的侦办工作提供了一定遵循。接下来,华西坝派出所将在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办好办实该案,常态化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深入探索‘警医+’多元共治工作模式,和华西医院及相关部门一起不断完善‘五方联动’,服务好医患群众,守护好医院平安。”华西坝派出所所长潘恒如是说。

而“五方联动”的成效远不止于此,维护周边治安秩序、排查处置安全隐患、调解涉医矛盾纠纷、疏通拥堵就医路段……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联合出动1440余人次,日均开展重点区域“拉网式”排查整治3次,影响该片区平安稳定的各类突出问题均在工作中得以逐一击破。

“‘五方联动’是警医共建、深化治理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广大患者营造了安全、稳定、有序的就医环境。”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表示,“五方联动”治理下的华西医院让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一模式也为其他医院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标题《严打“号贩子”!“警医+”多元共治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潘蓉蓉 TEL:(010)68476606】

标签:电子黄牛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