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医改典型 | 典型案例——大理州弥渡县:信息化建设助力县域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
医改典型 | 典型案例——大理州弥渡县:信息化建设助力县域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
  • 2024-05-28 14:12
  • 作者:佚名
  • 来源:云南医改官方微信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医药卫生领域广大干部职工以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深化医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药卫生服务新需求,为实施健康云南战略,持续深化医改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借鉴作用,进一步推动各项医改工作走深走实,营造全省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云南医改”特别策划推出全新的医改栏目——“医改典型”,集中展现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谨供各地各单位参考借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树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构建管理统一、服务同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弥渡县强化顶层设计,以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打牢基础、破除壁垒,推动区域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群众就医感受明显改善,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一、问题突显亟需破解之法

在信息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县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孤岛普遍存在、智慧化便利化程度低、群众就医“三长一短”问题突出的现状,弥渡县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全面统筹,做出了系统性重构全县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高标准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的决策。

经多方考察充分论证,结合弥渡实际,按照电子病历5级、互联互通4级、智慧医院3级、智慧管理3级、安全等保3级的标准来构建全县卫生健康信息系统,制定了《弥渡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开启了信息化建设撬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之路。

二、科学谋划构建全新网络

构建一个中心——医共体信息数据中心。以县人民医院中心机房为承载主体,与县中医医院中心机房形成县内异地容灾备份,提升存储能力,实现现有资源与新增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同时全面完善中心机房的应急储备能力,打造更加稳定可控的医共体信息数据中心。

建设一张专网——医共体数据传输网络。县、乡、村三级统一使用一套专线网络,县卫健局及3家县级医疗机构采用光纤传输,乡镇卫生院使用千兆专线,村卫生室使用百兆专线,确保数据传输安全高效。

实现一卡全通——电子健康卡县域通用。全面接入“云南省居民电子健康卡平台”,与患者身份证信息无缝对接,电子健康卡为居民的统一身份识别标识,一次注册,县域全通。

共享一个门户——医共体健康服务门户。全县城乡居民使用统一的移动化健康服务门户,实现从预约挂号到缴费报销的全流程智慧化服务;全县医共体内医务人员使用统一的工作门户,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的同质化管理,为县域患者提供系统连续的优质诊疗服务。

实现一体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通过信息化建设来部署资源共享五大中心的高效运行,减轻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负担,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促进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互联网医疗等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推动县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形成整合型医疗服务新体系。

三、实干笃行确保落地见效

(一)信息数据“全”起来,医防融合促发展

弥渡县着眼长远,将深化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有效应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高居民健康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效率。医师可调阅县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疾病诊疗信息,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医患沟通互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数据“通”起来,诊疗服务全程跟

弥渡县采用推倒重建的方式,医共体各医疗机构主业务系统全部统一,实现互联互通,涵盖了HIS、电子病历、检验LIS、影像PACS、病案质控、医保审核等功能,医务人员可调阅居民公卫和医疗数据,从急诊急救、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全链条提供服务,信息孤岛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三)信息数据“活”起来,医疗资源齐共享

通过信息化技术“赋能”,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成投用。弥渡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开展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设,全县“一盘棋”,实现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数据共享、结果互认,群众在乡镇即可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服务,逐步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同质化管理,提供同质化诊疗服务。

(四)信息数据“跑”起来,群众就医更便捷

弥渡县以群众就近就便就医的需求为导向,简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排队环节,让患者就诊更方便、更省心,真正得到实惠。支持一部手机办事通、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均可进行预约挂号就诊;开通诊间支付、微信扫码支付、医保刷脸支付等功能,避免排队缴费的情况;提供多种自助服务,门诊挂号签到、住院预交金缴纳、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和无纸化服务、电子发票查询打印等;提供智慧医保服务,在移动端、自助机上缴费的同时,完成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的报账,个人只需支付自付部分,同时避免了排队报账的情况;建设智慧药房,配备智能调配机,自动发药机,90%以上门诊处方可以在3分钟之内拿到药,大幅缩短了患者取药等候时间;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进入绿色通道患者可直接进入诊疗环节,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五)信息数据“准”起来,运营管理规范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运营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定期分析评估机制,及时作出管理决策,有效助推了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9月县域内就诊率97.11%,同比增长1.73%,连续两年来县域内就诊率均保持在95%以上;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68.15%,同比增长1.12%;牵头单位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32.8%,同比增长4.28%;三四级手术占比45%,同比增长0.0446%,CMI值由2022年的0.9941上升到今年的1.0601;二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保持在70%以上,全县8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慢病管理中心实现全覆盖,基层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快速推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县域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逐步形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李蕾 TEL:(010)68476606】

标签:县域医共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