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知南课堂2024学年首期课程:把脉“新趋势”,展望“新医信”
知南课堂2024学年首期课程:把脉“新趋势”,展望“新医信”
  • 2024-05-24 17:48
  • 作者:佚名
  • 来源:HC3i中数新医

2024年5月22日,知南课堂第四学年的第一期课程如期上线。

 

HC3i数字医疗网总经理张秀丽,知南课堂发起人、云南省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路健,共同担任本期课程的主持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严静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余俊蓉、贵州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副处长贺松、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俞磊,共同围绕“新趋势,新医信”这一主题,立足发展趋势、建设经验、技术应用、医信人成长等多个维度带来精彩分享。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直播伊始,知南课堂发起人、云南省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路健发表开课致辞。

 

知南课堂发起人、云南省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路健

他表示,政策的积极引导、技术的持续融合等多重因素,推动着医信行业的车轮加速向前,行业对医疗信息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知南课堂一直以来的愿景,就是为广大医信同仁搭建一个汲取专业知识、分享实践经验、交流建设心得的学习平台。

他介绍道,为提高课程质量、提升教学服务能力,知南课堂新一年的教学规划除了延续上一届的学员档案登记管理、学练考闭环培训、优秀学员/单位激励等机制外,还全面发力于内容、服务、创新三个方面,旨在为医信人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知识交流平台。

此外,路健还提出“直播优先、及时学习”“多听多看、温故知新”“紧跟节奏、积极践行”三点建议,以帮助学员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并预祝知南学员能够在新的学年中能获得更多收获并取得更好成绩。

有战略、讲战术

做好从“救火员”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严静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严静东围绕《信息部门工作能力提升》这一主题展开精彩授课。她表示,"十四五"智慧医院建设总纲详细规划了全民健康信息化的关键任务,包括构建稳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标准、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整合健康医疗大数据、推进数字健康创新等。她强调,这些任务艰巨,需要信息化负责人具备深厚的情怀、对信息化的浓厚兴趣和出色的沟通能力。

严静东还指出,信息中心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医院全体员工,而且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中心的工作内容涵盖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因此,信息人的角色应从“救火员”转变为“支撑底座”和创新引领者,不仅要满足各部门的需求,还要积极引入新技术并推动其应用。为此,信息中心需要提升自我能力,包括战略思维、战术方法以及人员能力的提升。最后,严静东分享了在信息系统建设、数据管理和应用转型等方面的实践,为推动医院信息科建设、加速医信人成长带来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降低随意性、提高透明度

拥抱数字转型这场深刻变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 余俊蓉

信息技术的澎湃浪潮下,数字化成为各行各业革新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数据中心主任余俊蓉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是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来重塑信息化环境和业务过程,其价值在于增效降本提质,更侧重于管理和业务创新。因此,应当以数据为关键手段,以服务临床、服务患者和服务管理为宗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余俊蓉介绍道,只有基于规范要求充分激发信息技术价值,才能更好的实现数字化流程的重塑。此过程中,要降低执行的随意性、提高执行的透明度,通过梳理政策规范形成制度,然后将规范制度嵌入流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助力规范制度的落地,最终实现对数据更高质高效的采集、分析与利用。

授课过程中,余俊蓉从医疗安全管理(CCRRS)、提升患者服务体验(日间化疗、互联网医院)、医院提质增效(医保管理)等方面详尽分享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字化流程重塑的多项实践,为信息人开展相关工作带来宝贵借鉴。

“五个一”引领信息系统信创改造

构筑自主可控的医疗数字化底座

 

贵州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副处长 贺松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面临挑战,医院信息系统作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支撑,其自主可控与安全性已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自主可控的信创改造势在必行。

贵州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副处长贺松围绕《以根技术构筑自主可控的医院数字化底座》开展授课。他介绍道,信创的本质是——“去除卡脖子”,实现“自主可控”。医疗作为信创的八大基础行业之一,在信创改造时面临着国产生态适配慢、业务迁移不平稳、业务运行效果差等挑战。他还分享了根技术“国产CPU+国产OS”为核心开展医疗应用替代的工程思路,并强调在选择医疗技术路线时要抓住改造路径选择、硬件平台替换、OS/OB选择、云化支撑选择、应用改造选择五大要点。

授课过程中,贺松以贵州省人民医院信创实践为例,详尽分享了“五个一”医疗信创工作思路,即建设一个医疗信创实验室,搭建一个医疗信创适配平台,建立一个医疗信创运营组织,建立一套医疗信创行业标准,构建一个医疗信创发展体系。他表示,未来医疗行业将继续加大信创改造力度,提升医院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大语言模型百花齐放

选对模型更好赋能实际应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 俞磊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俞磊以《大模型的发展与选择》为主题,为学员们分析了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特点,从模型类型、数据特点及任务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大模型的演进特征以及针对具体任务时选择模型的基本原则,为医院如何更好通过大模型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俞磊介绍道,大语言模型(LLMs,即Large Language Models)是一种利用海量文本数据生成的类似于人类语言认知能力的人工智能工具,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规模庞大、经过预训练、可微调/精调以及应用广泛。大语言模型能够在广泛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发挥作用,如文本生成、翻译、归纳总结、问答等。他认为,随着医疗数据的不断增长和医疗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语言模型将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俞磊还强调,在选择大语言模型时,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如果任务需要广泛的泛化能力和处理多种不同场景的能力,那么基础大模型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如果任务集中在特定领域,并且该领域具有大量的标注数据,那么微调模型可能更有更好的性能。

医疗是大语言模型的典型落地场景,俞磊的专业一课,为学员们在实际工作中怎么选模型、怎么用模型提供了有效参考。

知南一角:夯实己力,共筑花路

 

 

 

 

 

 

医疗信息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对医疗体系深层次结构的优化与重构。因此,唯有勤勉探索、广泛汲取行业智慧,将宝贵知识转化为推动行业前行的强劲动能,才能更好发挥医信人自身价值,携手助推医信发展。

此间,知南课堂正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的教学服务,为医信人构筑专属的高质量学习交流平台,助力行业实践经验传播与知识成果转化,为行业的持续演进注入不竭的动力!

扫码即刻加入知南课堂医信人才培训计划: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网
【责任编辑:潘蓉蓉 TEL:(010)68476606】

标签:林守荣  程泱溥  
  • 分享到: